神经外科应知应会100题

2025-10-15
999+
86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神经科新护士应知应会 100 题
1、 神经系统的组成?
答: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 12 对脑神经、31 对脊神经组成。根据周围神经在外
周分布的不同,又将其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2、 颅骨的组成?
答:颅骨是由额骨(1 块)、顶骨(2 块)、颞骨(2 块)、枕骨(1 块)、蝶骨
(1 块)、筛骨(1 块)构成。
3、 颅底分几个窝?
答: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4、 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脑是由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组成。
5、 大脑半球包括哪几部分?
答:大脑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等。
6、 大脑皮质运动区位置?损伤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答:主要位于中央前回,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若一侧中央前回损
伤,可造成对侧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
7、 什么是基底神经节?
答:是大脑皮质下的一组神经细胞核团,它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屏状核(袋
状核),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它对随意运动的稳定、肌紧张的
控制、本体感觉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参与精巧运动的形成。
8、 间脑的组成?
答:间脑被分为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丘脑后部等五个部分。
9、 丘脑下部的结构与机能?
答:包括视交叉、终板、灰结节、漏斗、垂体与及乳头体,是较高级的调节内
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
等重要生理过程。
10、脑干的组成?
答:脑干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部分,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
11、什么是脑干网状结构?
答:指脑干内除边界明显的灰质和白质以外的细胞体和纤维相互混杂分布的部
分,其中细胞大小不一,散在分布,神经纤维交错穿行于其间。网状结构接受
外周的终支与侧支,又发出上、下行纤维,直接和间接地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
保持密切联系,实现着复杂的生理功能。
12、什么是真性球麻痹?
答:真性球麻痹又称延髓球麻痹,因延髓又称球,又称球麻痹。是一种临床综
合征,因系延髓管理的肌肉瘫痪所致,主要表现为够音障碍和吞咽障碍。
13、什么是假性球麻痹?
答:假性球麻痹又称中枢性延髓麻痹或核上性延髓麻痹,系双侧皮质脊髓束受
损引起。主要表现为讲话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较轻,可伴有椎体束征及强哭强
笑。
14、脑干损伤主要出现哪些症状?
答:病变同侧的周围神经麻痹和对侧的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交叉性
麻痹。
15、颅脑损伤或颅脑手术后出现神经性高热的原因是什么?
答:(1)丘脑下部有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流经此区的血液温度改变
0.5℃就能激动体温调节中枢。若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累及下丘脑,导致下
丘脑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即可出现中枢性高热。
(2)脑干损伤或高颈段脊髓损伤后交感神经麻痹,汗腺分泌功能下降,皮肤
血管麻痹,大量体热蓄积体内不能及时发散,反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产
生更多的热,形成恶性循环,终至产生持续性高热。
16、小脑的结构与功能?
答:小脑包括小脑半球及蚓部。小脑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包括维持身体平
衡、调节肌肉的张力、维持肌肉间运动的平衡。
17、脑膜结构及作用?
答:脑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脑膜不仅包被在脑
的表面,而且其内层褶叠形成若干板状突起,深入脑各部之间,以更好的保护
脑。蛛网膜缺乏血管和神经,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与软脑膜之间有蛛网
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隙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同。软脑膜薄而富有血
管,覆盖于脑的表面并深入沟裂内。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位的室管膜上皮共
同构成的脉络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18、脑动脉系统的组成及主要供血区域?
答:脑的动脉系统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主要供应眼
部和大脑半球前 3/5 部分(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节)的血液。椎-基底动脉
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 2/5 部分、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19、脑底动脉环是由哪几个动脉构成的?
答:脑底动脉环(Willis 环)是由两侧颈内动脉终末段、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
脉近侧段、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及前交通动脉组成。
20、脑脊液的作用?
答: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
含各种浓度不等的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细胞,功能上相当
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
内压等作用。正常成人脑脊液的总量为 100-150ml,每分钟分泌 0.3ml,吸收与
分泌速度相同,每日分泌在 400-500ml。
21、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答:脑脊液的循环途径: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
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
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
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
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此外,有少量脑脊液可经室管膜上皮、蛛网膜下
隙的毛细血管、脑膜的淋巴管和脑、脊神经周围的淋巴管回流。
22、12 对颅神经的名称?
答: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23、后组颅神经包括哪几对?受损时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后组颅神经包括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当其损伤时可
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同侧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软腭麻痹、胸锁乳突肌
与斜方肌乏力。
24、垂体的结构与功能?
摘要:
展开>>
收起<<
《神经科新护士应知应会100题》摘要本文概述了神经科基础知识与护理要点涵盖神经系统组成、颅骨结构、脑与脊髓的解剖及功能、脑动脉系统、脑脊液循环及作用、12对颅神经名称等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神经科常见疾病与症状包括球麻痹、脑干损伤、颅内压增高、脑疝、癫痫、意识障碍、失语、吞咽障碍、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的定义、症状、护理措施及急救方法。此外还涉及了神经科专科观察内容如瞳孔观察要点以及常用检查与评分方法如腰椎穿刺、GCS昏迷评分等。本文为新护士提供了全面、实用的神经科知识框架有助于其快速掌握神经科护理的基本技能与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关推荐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
-
2025-10-0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