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Word

2025-10-15 999+ 16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胸腔穿刺(液体)Thoracentesis
一、目的
1.诊断作用:少量抽取胸腔内液体标本,做检测,以明确胸腔积液原因。
2.治疗作用:抽出胸腔内液体,促进肺复张,达到治疗作用。
二、适应证
1.胸腔积液需要明确诊断。
2.大量胸腔积液产生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需要抽出液体缓解症状。
三、禁忌证
对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重症血小板减少者应慎用,
必要时可补充一定量的凝血因子或血小
板,使血液的出凝血功能得到部分纠
正后,再行胸腔穿刺。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
,体力状况评价。
2)向患者解释胸穿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咳嗽,保持体位,如有头晕、心
悸、气促
等不适及时报告)
4)签署知情同意书。
注意:术前沟通、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2)其他:注射器(2ml 或 5ml 的 1 个,20ml 或 50ml 的 1 个),-500ml 标本容器 2
个,胶
布 1 卷,lOOOml 量筒或量杯 1 个;有靠背的座椅 1 个;抢救车 1 个;无菌手套 2
副。
3.操作者准备
1)需要 2 个人操作。
注意:医护配合,2 人操作。
2)操作者洗手,
准备帽子、
口罩;
助手协助患者体位摆放,
观察穿刺过程中患者情况等。
3)了解患者病情、穿刺目的、胸片情况。
4)掌握胸腔穿刺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五、操作步骤
1.体位
1)常规取直立坐位,上身略前倾,必要时双前臂合抱或将前胸靠在床头桌上,
以使肋间
隙能够充分暴露(图,1-1)。
2)床患者,可以仰卧高坡卧位,患略向健侧转便于显露穿刺部位。
2.穿刺点选择
1)操作前再次核对患者,左右侧
2)穿刺点主是根据患者胸液的范围而定,常选择腋线第 5 肋间,线第 6
肋间,
线第7肋间,肩胛下角线第 7—8 肋间。标穿刺。穿刺开局皮肤
感染灶
3)确定后要标穿刺
4)-通过合胸片 X 线确定穿刺部位,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查来进一步确
定穿刺
,及穿刺深度甚至B 超引导下完成穿刺。
确定穿刺的3种方法
1.诊。
2.胸片。
3.B 超
3.消毒铺单
1)准备:术者戴好无菌手套,在消毒小杯内分放人
棉球,助手协助,分别倒
少量 2%~3%碘酒和 75qo乙醇
2)消毒:用 2%—3%碘酒,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边环形扩展至少15厘米;以
75%乙醇
脱碘 2中心向四周展开
3)铺巾:无菌孔巾中心对准穿刺,上巾钳固患者上上。
4.麻醉
1)准备:2ml 注射器或 5ml 注射器吸20-/0利多卡因或 1%普鲁卡因 2ml。
2)在穿0点局皮下注射形成 1 个皮丘,将注射器于皮肤表面沿
缓缓
3)间断抽,进 23mm 吸一,如无液体或血吸出,注射麻药
逐层浸
润麻醉各层组织,直;如有液体吸出,则提示胸腔,记录针长度
为下一步
穿刺大需要的进针深度;如有血吸出,则提示损伤,应
拔针、压迫、
平稳后,更换穿刺部位或向再穿(有时患者胸或胸,一的 2ml 注
射器或 Sml
注射器配套的长度不够,难以达到胸腔积液的部位,吸吸不出液体,
更换较长的胸
腔穿刺可达到积液部位,抽得积液)
5.穿刺
1)准备:16 号胸穿或 18 号胸穿连接 1 个,血管钳夹闭乳
根据
麻醉记录针深度
在胸穿估算出穿刺达到此深度后,
在胸腔皮肤外的穿刺针长度
2)穿刺:绷紧局皮肤穿刺沿麻醉区域所在肋间的肋
皮肤,缓缓刺参考麻醉记录的进针深度有积液出,停止穿刺,如
无液体出,
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再穿,直到有液体为止(1-2)。
6.抽液
1)用血管钳近贴皮肤固定穿刺,将管连接 50ml 注射器,松开夹闭乳
摘要:

胸腔穿刺(液体)摘要胸腔穿刺(Thoracentesis)目的包括诊断与治疗:少量抽取胸腔内液体明确积液原因;抽出液体促进肺复张。适应证主要有:需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大量积液致呼吸困难需抽液缓解。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或重症血小板减少者慎用必要时纠正凝血功能再行穿刺。操作前准备涵盖: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了解胸穿事项并签署同意书;准备注射器、标本容器等物品;操作者2人配合洗手戴帽口罩了解病情并掌握操作知识。操作步骤为:确定体位与穿刺点消毒铺单后麻醉用胸穿针穿刺连接注射器抽液诊断性抽2050ml治疗性抽液

展开>> 收起<<
胸腔穿刺Word.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