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物理与防护》知识重点

2025-10-14 999+ 56.72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一章 X 射线
第一节、X 线的发现:
1895 年德国伦琴发现 X 射线。
1896 年法国贝克勒尔在钠盐中发现天然放射性。
1901 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之后又发现了钋。
X 射线的用途:
1. 医学(影像学)领域:核医学成像、X—CT、磁共振成像、热图像、介入性
放射学、内镜技术。
2.工业领域:晶体结构分析、工业探伤、货运集装箱、透视检查、科学研究、
半导体、机械加工
第二节、X 线的本质与特性
X 线属电离辐射,与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 γ 射线完全相同,都是电磁波,
只是 X 线的波长很短。
X 射线的本质属于电离辐射。频率为 3*1016——3*1020Hz,波长为 10--10-3nm.
X 线的本质:
(一)具有波动性
1、干涉、衍射现象 2、偏振现象 3、反射现象 4、折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在空间传播,它是一种横波,其传播速度在真
空中与光速相同。
(二)具有粒子性
X 射线的粒子性能解释 X 射线的光电效应、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等过程。
(三)具有波粒二象性
1、在 X 线传播时,突出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具有频率和波长,并有干涉、衍射
等现象。
2、X 线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则突出表现了它的粒子特征,具有能量、质量和
动量。
X 线的基本特性:P29
(一)物理特性
1、X 线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 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有穿透性:
由于人体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密度和元素构成不同,造成穿透人不同部位 X 线强
弱的差异,这正是 X 线透视、摄影和 CT 检查的物理学基础,也是选择屏蔽防护
材料和滤过板材料的依据。
按人体组织对 X 射线透射性能的不同分为四类:
易透性组织 较易透性组织 中等透射物质 不易透射性组织
气体 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 骨骼
肌肉组织
软骨 血液
4. 荧光作用
5. 电离作用
6. 热作用
(二)X 线化学特性
1、光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物质发光化学反应。
2、着色作用:铅玻璃晶等物质经大剂量 X 线长期照射后,其结晶体脱水改
变颜色
(三)物效应特性
X 线是电离辐射,细胞增殖性强的细胞一定量的 X 线射后,可
产生抑制至坏人体组织X 线后,其对 X 线
的不同,出现种种反应,这一作用可在放射治疗得到充分应用。然,X
线对人体的正组织也有一定的伤作用。因此必须注意防护。
三、X 线的产生条件
产生 X 线必须基本条件:
(1)要有一,能提供足够数电子,电子在电场作
下奔向阳极,便.
(2)要有一速电子撞击而产生 X 线的即阳极
(3)要有速电子
获得高速电子流还需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有一压产生的强电场,使
电子获得高速运动能其二有一真空度极高的空间,以使电子在运动中
不受气体阻挡而降低能量,同时,也能灯丝致因氧而被烧毁
第三节、X 射线的发
1.X 射线机(装)定:电能 X 射线能
2.X 射线机分类:
诊 断 机 : 用 于 透 视 、 摄 影 和 种 特 检 查 的 诊 断 X 射 线 机
(CT、MRIDSA)。
② 治疗机:用于疾病治疗统称治疗 X 射线机(加速器、Co60 治疗)
第四节 X 线的产生原
一、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 线是速运动电子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也是在能量转换产生, X
线的产生用了物质的三性质:核电子、轨道电子的结能、
最低状态要。
电子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分为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
碰撞损失速电子与子的外电子作用而损失的能量,其能量全部
热能。
辐射损失速电子与子的内电子或子核相互作用而损失的能量,99%转
化为热能。
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区别联系
1.能量时,能量主要是碰撞损失电子的
和电离当大比例序数时表现明显)。
2.能量时,能量碰撞损失逐渐转为辐射
时表现明显比如钨)。
二、X 线的产生原
X 线:
①连X 线:是速电子与靶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
特征 X 线:是速电子与靶原子内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产生
(一)连续 X 射线的产生原
由于每个高速电子与靶原子作用时的相对位不同(如左图),且每个电子与
靶原子作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各次相互作用对应的辐射损失也不同,
因而发出的 X 光子频率也互不相同。
使钨靶保持管20kV 增50kV 时,
对强度而绘成的连续 X 线
连续 X 线的短波长只与
I=KiZUnK=常数i=管Z=原系数U=管,n=2)
(二)特征 X 射线的产生原
特征 X 射线产生的物理过程:
线X 线的过程与压无完全材料的性,它表征
物质的子结构特性,与其它通常把这种辐射为特征辐射,也
标识辐射(characteristic radiation)此产生的 X 射线为特征 X 射线。
影响连续 X 线的素:物质、
特征 X 线产生条件压大靶原子的发电
影响特征 X 线的素:
节 X 线的量与质
X 线的量与质用 X 线强度。是
直于 X 线传播方向单面积上,在
位时间内过光子量与能量和。
可见,X 线强度是由光子和光
子能量两个因定的。
一、X 线的量(数目
是 X 光子的数目。X 线流决定于阴极灯丝流愈大,表
阴极发射的电子数愈多,则电子撞击阳极靶面产生的 X 线量也愈多,X 线的
时间是X 线机对 X 线上高压而产生 X 线的时间,射时间,X 线量
愈多,一射时间的乘积来X 线的量,以毫安秒 mAs 位。
【例】次拍片需 X 线 20mA·s 200 m0.1s
100m0.2s
二、X 线的质(度)
X 线穿透物质本领的的电场对子加
使获得足够能量撞击阳极靶面而产X 线,压越电子场中
速度愈高撞击的 X 线就愈穿本领。以,
能反X 线的质。一压 Kv 值来
影响 X 线量与质的有关因:
()靶物质的影响 X 线量
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阳极靶序数愈高X 线的
强度也正比地增大,X 线量也愈大
(二)的影响X 线量、质
时,X 线强度与平方成正
(三)的影响X 线量
在一定压下,X 线的强度定于实际上,X 线强度与成正
四)高压的影响X 线质
放射工作中,练掌响 X 线量与质的,并
当地选择 X 线的量与质,这提高影像质量降低受检的受照剂都具
意义
摘要:

第一章X射线第一节、X线的发现: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法国贝克勒尔在钠盐中发现天然放射性。1901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之后又发现了钋。X射线的用途:1.医学(影像学)领域:核医学成像、X—CT、磁共振成像、热图像、介入性放射学、内镜技术。2.工业领域:晶体结构分析、工业探伤、货运集装箱、透视检查、科学研究、半导体、机械加工第二节、X线的本质与特性X线属电离辐射,与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完全相同,都是电磁波,只是X线的波长很短。X射线的本质属于电离辐射。频率为3*1016——3*1020Hz,波长为10--10-3nm.X线的本质:(一)具有波动性1、干涉、衍射现象2...

展开>> 收起<<
《放射物理与防护》知识重点.docx

共25页,预览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