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

2025-10-13 999+ 46.5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2019 版)
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行
+IOLICD-9-CM-
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第 3版)。
1.病史: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格检查:晶状体出现不同部位及程度的混浊;眼底
像不清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第 3版)。
1.诊断明确。
2.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 25天或日间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ICD-10H25 年性白内障疾
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
路径。
(六术前备(术前估)12天,需的查项
1.
情况。
2.检查眼压、泪道。
3.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梅毒)。
4.心电图。
5.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
电解质、血糖)。
6.眼科 A+B +角膜曲率。
7.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
8.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9.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主要了解黄斑情况。
10.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 X线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眼液,连续使用 3天,4/天 。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2.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状体。
4.术中用耗品:黏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
)、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必要时)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 13 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 视力、矫正视力。
2. 裂隙灯检查。
3.眼压。
4.术后用药: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眼液,必要时加用非
甾体抗炎眼液。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
断转归)
1.手术后眼部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稳定。
3.眼压正常,人工晶状体位正常。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 术前检果异常影响手术或需要特殊治疗
2.术后炎反应或并发症
3.患者其他原因

标签: #白内障

摘要: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版)》摘要该临床路径适用于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D9CM3:13411371)的患者。诊断依据《眼科临床指南》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且眼底像不清晰。治疗方案选择基于诊断明确、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且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标准住院日为25天或日间手术。进入路径需第一诊断符合编码且其他疾病不影响流程。术前需进行视力、裂隙灯、感染性疾病筛查等多项检查并连续3天使用抗菌药眼液。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采用表面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住院恢复13天复查视力、裂隙灯、眼压等项目使用抗菌药、糖皮质激素眼液。出院标准为眼部反应轻、切口闭合好、眼压正常等。变异原因包括术前检验异常、术后炎症或并发症等。

展开>> 收起<<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9年版).doc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