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功能锻炼

2025-10-08 999+ 16.5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
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
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
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
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
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 4.促进骨愈合
过程的正常发展。
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
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
的来进行的。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 1-2 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 ,
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 ,
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
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握力。
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足趾,促进血防止肌肉
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骨折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 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显减轻,软组织损本修复,骨痂
形成,骨折断端初步接近临床愈合。
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
恢复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
仍须制。
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条件进行疗体操训练等外还以进行柔
的持续牵拉
患肢下地重分三步走
第一步:以双拐三点”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活动,但患肢不重;
第二步:在三点”支撑时,患肢足尖进行半举重;
: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全负重活动。
渐增强患者的信心
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临床愈合期 68周﹚

标签: #骨折

摘要:

作为医生我认为骨科病人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至关重要。功能锻炼通过主动与被动活动旨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并最大程度恢复功能、降低致残率。康复锻炼需科学积极进行遵循轻柔、循序渐进原则。其临床作用包括促进肿胀消退、减少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及促进骨愈合。针对每位患者需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考虑运动能力、损伤性质等因素。骨折早期以肌肉静力练习为主;中期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后期强调全面肌肉与关节锻炼恢复肢体功能。注意事项包括:向患者解释康复目的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注意安全以恢复生理机能为主避免剧痛与疲劳。同时制定详尽训练计划医护配合详细指导确保功能锻炼有效进行。

展开>> 收起<<
骨折功能锻炼.doc

共3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