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诊疗方案

2025-10-08 999+ 18.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常规
2011 年版)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周围然组织的退行性变、无菌性炎症的疾病,本
病简称肩周炎,又名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多50 岁左右发病,女性多
于男性,单侧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兼
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血不荣筋,痰浊瘀阻经脉所致。
临床表现:
1.初期(疼痛期):主要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有极大地
差异。疼痛多局限于肩部的前外侧,常涉及肩胛区及上臂。穿衣或梳头等活动
时疼痛加重,尤以夜间为甚。
2.中后期(粘连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
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
节的活动。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 2-3 个月。
专科检查:
1.初期(疼痛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结节间沟、喙突、
肩峰下滑囊或者三角肌附着处,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外展内旋受限最为显著。
2.中后期(粘连期):压痛轻微,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比正常减小,尤
以外展上举和内旋后伸为著,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病程长者肩部肌
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诊断依据: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2.好发年龄在 50 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发病。
3.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
碍。
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
型的“扛肩”现象。
辩证分型:
1.风寒湿痺型ú 可见肩周重滞疼痛、酸胀不舒,夜间尤其明显,肩关节
伸不苔薄白白腻,脉滑或沉细
2.ú 短乏力,肩关节疼痛,劳累痛加重,
休息则减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乏力
3.肝肾亏损型ú 可见头目眩,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
举动无疼痛不甚明显,舌偏红、脉弱。
4.筋骨损伤型ú 可见骨以及上部位筋骨损伤,长期日久
性损伤,使瘀血滞,肩部活动障碍。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
鉴别诊断: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肩峰下滑囊炎:痛点在肩峰下,三角肌深层,严重者可见局部膨隆
头肌肌:痛点在肱头肌长、附着点处,肱头肌
验阳性,肩关节内旋外展试验阳性。
上肌肌炎:痛点在处,有明显的肩关节外展 60°-120°的疼痛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广泛症,以个肩关节周围均疼痛为
期肩关节各个方向功能活动均受限。
疗方
推拿治
1.治则
初期:期用轻手法,以加液淋巴循环促使无菌性炎症的消
消失。
后期:多用重手法,以解粘连,滑关节,促使关节功能的复。
2.操作
1手法扌衮,点,弹拨擦法
2取穴,肩,肩,臂,肩前,外关,曲池合谷
3操作
1仰卧位,侧用扌衮法发,拿法施术侧肩
部及上臂。
2)点述穴位,气为度,弹拨患处以通痉止痛。
3)在生理活动范围内用摇法伸,扳罚等关节类手法度由
大。托肘摇提拉拔伸肩关
节,在肩关节内,外展,后伸,上举方位手背紧贴
臂,以受为度。
4擦法侧肩部,以透热为度。
4搓抖法

标签: #肩周炎

摘要:

《肩关节周围炎诊疗常规(2011年版)》指出肩关节周围炎多在50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单侧多见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虚衰、慢性劳损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导致。临床表现分为初期(疼痛期)和中后期(粘连期)。初期主要为肩部持续性疼痛穿衣或梳头等活动时疼痛加重夜间尤甚;中后期肩部疼痛逐渐缓解但活动度减小呈“冻结状态”。专科检查示初期肩部外观正常局部有压痛点活动范围减小;中后期压痛轻微活动度减小严重者盂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诊断依据包括慢性劳损、外伤、好发年龄、症状等。辩证分型有风寒湿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筋骨损伤四型。治疗方案包括推拿治疗、臂丛神经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针灸治疗、拔罐、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

展开>> 收起<<
肩周炎诊疗方案.doc

共4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