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5-10-08 999+ 563.5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 完整版)
2050
1. 2 亿
显的临床表现,导致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认知不足,且各级临床医
生对男性骨质疏松症重视不够,致使男性骨质疏松症就诊率、骨密度检
测率以及诊断和治疗率均非常低。
近年,我国在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
定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现制定《男性骨
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旨在提高我国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断及治
疗水平。
男性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影响因素
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1)骨骼的性别差异: 男、女性在骨量和骨结构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2)增龄与激素水平降低: 性激素在维持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遗传因素: 与女性一样,遗传因素在决定男性骨骼体积、骨密度
骨骼结构和微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4)负荷与肌肉: 运动与肌肉力量有助于骨量的提高或维持。
(5)继发因素: 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参见表 1。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其危险因素分
为不可控因素与可控因素。
1 70
既往脆性骨折史 ( 特别是髋部、腕部和椎体) 、父亲或母亲有髋部脆
性骨折史。
2 50
69 BMI20 Kg /m2 ) ,体质量降低 ( 较健康
10%
响骨代谢的疾病,特别是性腺功能减退症、雄激素抵抗综合征等。③影
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抗雄激素药物 ( 如非那雄安) 等。
男性骨质疏松症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功能,血
磷酸酶水平,血尿尿、尿肌25 维生素
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 PTH
水平。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化和女性明显差异。
1
白,其中血清卵泡刺化对骨的预测能力
2
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 , BTMs)检测:BTMs 虽
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助于骨质疏松症诊断进行分
转换类型、预测骨丢失速测药物疗效依从等。
BTMs
红细胞沉降率、C-白、性腺激素、血清催乳

标签: #骨质疏松

摘要: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完整版)》指出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公共健康问题但公众认知不足医生重视不够男性骨质疏松症就诊率、骨密度检测率以及诊断和治疗率均非常低。指南介绍了男性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骨骼性别差异、增龄与激素水平降低、遗传因素、负荷与肌肉、继发因素等。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种族、高龄、既往脆性骨折史等)与可控因素(不健康生活方式、低体质量、缺乏体力活动等)。实验室检查包括一般项目、性激素、骨转换标志物检测等特殊检查项目用于进一步鉴别诊断。风险评估方面建议5070岁男性选择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高风险者进行骨密度检测70岁以上男性直接检测;脆性骨折风险评估建议选择FRAX工具。诊断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临床相关检查基于脆性骨折或骨密度判定。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钙及维生素D摄入必要时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防治的监测建议评估治疗依从性、骨密度情况及BTMs变化。此外除了双膦酸盐以外其他药物不存在药物假期。目前男性骨质疏松症未受充分重视需加强宣传教育充实数据库制定更适合男性的相关标准加快药物临床

展开>> 收起<<
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doc

共10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