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骨科疾病

2025-10-08
999+
2M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
颈椎病
系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
织,并引起症状或体征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
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
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
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分型:
(1) 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
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
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
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
(2) 脊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
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
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有
的以上肢开始发病,向下肢发展;有的以下
肢开始发病,向上肢发展。主要表现为走路
不稳、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难等。
(3) 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 激,压迫椎动脉,
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者,常
伴有头晕、黑朦等症状,与颈部旋转有关。
(4) 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
反射性症状者,临床上比较少见,而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混杂在一起,难以
鉴别。
(5) 其他型:指食管压迫型,吞咽有异物感,临床上非常罕见。
好发群体:
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
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导致局部过
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
椎病。
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
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
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
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
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
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在不适当的颈部按
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
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
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
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颈椎间盘突出图例
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
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 1倍。
疾病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加重,也
有部分症状较重者。常以一个类型为主合并有其它几个类型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主要症状是:
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
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
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
胀气等症状。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
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
检查:
1、颈椎 X 线片:颈椎病 X片常表现为颈椎正
常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张,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
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在颈椎的过伸过屈位片上还可
以观察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2、颈椎 CT:可更清晰的观察到颈椎的增生钙
化情况,对于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具有明
确的诊断价值。
3、颈椎 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椎间盘突出
压迫脊髓,常规作为术前影像学检查的证据用以明
确手术的节段及切除范围。
4、椎-基底动脉多普勒:用于检测椎动脉血流
的情况,也可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对于眩晕以主
要症状的患者来说鉴别价值较高。
5、肌电图:适用于以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的
患者,主要用途为明确病变神经的定位,与侧索硬
化、
神经变性等神经内科疾
病相鉴别。
治疗:
一、保守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治疗,对于颈椎不稳等继
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等疗效较明确,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对于伴有四肢无力或麻
木的患者来说,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辅助康复,促进受压神经的恢复。
2、牵引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
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颈椎 MRI
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
3、理疗: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
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
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
4、中医疗法博大精深,疗效但与医生的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需慎重选择。
二、手术治疗:
对颈椎病诊断明确,神经根压迫症状严重,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应采取手术
治疗,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走路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的患者
则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因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压迫时间
长短有密切关系。
预防:
1、树立正确的心态,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
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
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
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3、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高枕睡眠,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
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
5、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6、劳动或走路时要避免挫伤,避免急刹车时头颈受伤,避免跌倒。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
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
在腰椎骨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
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
脱出,压迫腰椎神经,从而出现腰腿
放射性疼痛。患者最多见的症状为疼
痛,可表现为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
诱因:
1、年龄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
发年龄在30-50 岁
2、身高与性别:有人认为身材过高
也会易发腰突症, 而男性发病率
是女性的 5倍。
3、增加腹压:临床上有约1/3 的病
人在发病前有明确的增加腹压的
因素,如剧烈的咳嗽、喷嚏、屏
气、用力排便等。
4、不良体位:长期处于某一体位不变,即可导致局部的累积性损伤。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
姿势更容易诱发本病。
5、职业因素: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最高,白领劳动者最低。
摘要:
展开>>
收起<<
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颈椎病系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症状或体征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型:(1)神经根型: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骨质增生的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节段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麻木。(2)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