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

2025-10-08 999+ 30.5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
【关键词】 下颈椎颈椎病 外科治疗
颈椎病患者以下颈椎病变居多。退变、狭窄、骨增生、不稳等为
临床常见病理征象,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生活质量。
外科手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的目的在于重新恢复颈椎
的正常序列和颈椎的曲度、高度及活动度,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并改
善骨性受压神经功能[1,2]。随着各类新手术理论的问世和脊柱内
固定技术的改进,临床手术方法亦不断得到改善。本文将近几年国内
外各种颈椎手术方式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 前路手术
1.1 前路融合术
1.1.1 anterior cervical
disckectomy fusionACDF 1986 Morcher 首先颈椎路钢
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前路钢板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且效果明确
迅速,椎间融合率高。此后,相关的深入研究被展开,有学者通过动
物试验比较颈前路动力钢板和其他钢板的固定疗效,试验分别使用
Eplate 等动力钢板固定和普通钢板,结果显示动力钢板与普通钢板
3较 15 例
18 例后路椎板成形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平均随访 15 年和 10 年,结果
示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上无差异,颈前路融合者中有 3
板成有 1 例后出现 C5 神
5 axial syndromAS
颈部及肩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但未出现需二手术者[4],
出,单节段椎间盘出者可行颈前路融合术,多节段突合并
颈椎狭窄者需行后路椎板成形术。
本研究,对 454例行颈前路融合术的患者进行
访5%后 6
5Lee 等6前路使用较的 Atlantis 与
Zephir 钢板的治疗结果,显示 Atlantis Zephir 组吞咽困难发
,提示钢板的与术后吞咽困难生率成正相关。
Zephir 钢钛网植骨融合可即时的稳定作用,术
时间颈托保护,不需外固定,可减轻患者痛。但有文
报道钛网后并率为 10%左原因是与钛网脱落和下
有关[7]。
1.1.2 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 颈椎病病变引起前方组织
12
除脊810颈椎多节段前方受压患者
此种手术方法不可能直接解除脊前方的压此,有提出以下
手术方式,在椎的前正中开多,将开的椎体向
开能到椎目的。其开后形成的椎体腔隙恰可为颈
压,形成的腔隙进行骨,借助体存在的回缩对植
压作用,使稳定融合。手术是较新的手术方法,前路
体劈开、骨、内固定术,理论上既起到固定稳的节段又
受压迫节段的椎,但会否损伤颈椎的前柱,会否
的椎动,以及会否颈椎的不稳定等,临床进一步观察
。目前的病例较临床验
[11]。
1.1.3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ystem,
MISS) 1964年 Smith 等木瓜蛋白酶进行椎间盘
溶解术治疗椎间盘出症,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序。颈椎
微 创 手 术 分术 式 有 颈椎 病 椎 间 盘 经 (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teotomy, PCN)、颈椎间盘内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reatmentIDET)、颈椎间盘射频消成形术
(radiofrequency nucleoplasty, RN)
术技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近几年改进
椎间盘切除、骨赘刮除及神经根扩大术的微型器械,在严格选择适
Boehm 13 例
括 4 例神9 例脊行经颈椎间盘术后,平均随访
17 个月,其中 4例神经阻滞症状完全缓解8 例缓解1 例术
9个月因非手术因素死亡,术中和术后均未见并
法可展应用于椎狭窄等病的治疗[12]。颈椎间盘下,颈椎
病及颈椎间盘出症的微创手术,果严格选择好适是一种
掌握并且疗效优良的手术方法。

标签: #颈椎病

摘要:

摘要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颈椎手术方式的最新发展。下颈椎病变在颈椎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旨在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曲度、高度及活动度维持稳定性并改善神经功能。前路手术1前路融合术: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前路钢板提供坚强内固定但钛网植骨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0。2颈椎前路椎管扩大术:适用于12个节段颈髓压迫多节段狭窄伴颈髓前方受压患者手术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3前路微创手术:包括颈椎病椎间盘经皮切吸术、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等严格选择适应证下效果满意。4前路非融合手术:主要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保持节段稳定性和颈椎正常活动但存在假体周围骨化、丧失活动功能等并发症且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后路手术1后路椎板切除术:短期疗效好但存在椎管狭窄复发等问题。2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即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需考虑脊柱稳定问题。3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可重建或恢复颈椎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具有较好的生物机械稳定性和多平面的稳定作用。

展开>> 收起<<
下颈椎颈椎病外科治疗新进展.doc

共13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