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分型【56页】

2025-10-08 999+ 18.2MB 5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脊柱侧弯研究始于Shands及Eisberg的5000例研究。在侧弯外科治疗史上20世纪初至50年代末主要采用后路融合支具50年代至70年代Harrington内固定系统被广泛应用70年代末墨西哥Luque技术兴起80年代中期多种钩棒系统内固定出现90年代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始用于腰弯及胸腰弯后Suk等人将其用于全脊柱。为规范治疗、评价疗效人们开始对脊柱侧弯进行分型最初由Ponseti和Friedman将特发性脊柱侧弯分成五型Moe增加了第六型。1983年King在《美国骨关节外科杂志》发表了《胸椎特发性侧弯固定节段的选择》提出了著名的King分型包括双弯(腰胸)、双弯(胸腰)、单胸弯等多种类型不过该分型系统可靠性及可重复性低存在如II型和III型区分等问题。1992年Knapp等回顾分析IS患者对King侧弯提出新观点。1999年Lenke根据腰弯顶椎与CSVL关系修正腰弯2001年Lenke等公布了Lenke分型这一二维分型系统包括脊柱分段、弯曲类型等共42种类型。此外还有PUMC分型。

展开>> 收起<<
优选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分型【56页】.pptx

共56页,预览1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