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针灸学-胎位不正【15页】

2025-10-02 999+ 3.38M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胎位不正指妇女妊娠32周后经产科检查发现的胎位异常常见于腹壁松弛的孕妇或经产妇是难产主要因素之一。多因孕妇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或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致。主证为妊娠7个月后产科检查发现胎儿位置非枕前位而是斜位、横位、臀位或足位以臀位最常见。证型分为肾虚寒凝(伴腰酸腹凉、神疲倦怠等)、脾虚湿滞(伴形盛体胖、神疲嗜卧等)、肝气郁结(伴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等)。治疗以益肾疏肝健脾调胎为主主穴取至阴配穴依证型加减。至阴穴采用艾条或艾炷灸其他疗法包括电针法、穴位激光法。针灸施术后指导孕妇做膝胸位有助于提高疗效施术前需排尿松开腰带。复习思考包括胎位不正的辨证要点、主穴与操作、配穴应用。

展开>> 收起<<
(高职)针灸学-胎位不正【15页】.pptx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