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症护理查房

2025-10-01
999+
30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神经外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5-11-20
地点: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
查房内容:骨筋膜室综合症
参加人员:神经外科全体护理人员
目的:了解学习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
施。
主持人:袁丽
袁丽:各位老师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科的护理查房,今天
我们的查房内容为骨筋膜室综合症。以下是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基本
内容。
定义: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
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又称急性筋膜
间室综合症、骨筋膜间隔区综合症。(好发部位:四肢肌肉神经血
管等软组织均位于筋膜间室中,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临床表现:
1.疼痛 创伤后肢体持续激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最早期
症状。
2.肌力 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
起剧痛,这个是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3.感觉 此项指标只能作为骨筋膜室综合症发展到晚期的指征
之一 。如果出现明显的感觉障碍则表明已发生缺血性神经肌肉麻痹。
4.皮肤张力和硬度 皮肤张力增大和触摸肌肉部位时硬度增加
均是间隙压力增高的外在表现,据此可判断间隙内压力的变化趋势。
5.表明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其主要表现为:
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
肌肉瘫痪⑤无脉)。
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
1、由于患者患肢剧烈疼痛,担心预后,因此对病人需进行心理
安慰,解除其疼痛所致的恐惧,减轻焦虑。向病人说明早期手术的
必要性,并做好家属工作,以利配合。
2、立即松解所以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不可太高,并尽量减
少患肢活动。术后可抬高患肢,用护罩支撑伤口上空以免受碰撞;
观察伤口分泌物性质、量、颜色;观察动脉搏动和指(趾)端血运、
感觉、活动及皮肤颜色温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颜色及相对密度,患者疼痛、肿
胀、温度、颜色、感觉。
术后护理:
1.切开减压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尿的颜色和
量,及时送捡血,尿捡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处理。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截肢术后残端锻炼:为保证日后伸屈灵活,
每日可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数次,每次 15—20 分钟,对残端寄予经常
和均匀压迫。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
3.健康宣教。①保持病人心情舒畅,消除恐惧心理。②保持病
室空气清新,冬季晨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 30 分钟,并注意患者保
暖。③多食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④戒烟、酒,
不利于伤口愈合。
下面有请本次查房的管床护士赵文琴为我们介绍一下病史。
赵文琴:各位老师好,我是 32 床管床护士赵文琴,下面由我来
为大家介绍一下病史。
【病史陈述】
32 床 刘仕兵 男 33 岁 右小腿创伤性骨筋膜室综合症 右足
跟骨开放性骨折 右足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右足背皮肤裂伤 患
者因“车祸伤致右小腿肿胀、畸形及右足跟部流血不止 3 小时”予
2015 年11 月11 日22:27 分由“120”急诊入院。门诊行DR 片示:
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以“胫腓骨骨折”收入我科,查:神志
清楚,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 3mm.对光反射灵敏.右面部见大小
约2*2cm 不规则皮肤挫伤痕,少许渗液,右足跟见长约 8cm 不规律
皮肤裂口,已作清创缝合术,创口持续渗血,右小腿肿胀明显,肢
端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右踝上方可扪及骨檫感,右踝关
节活动受限,肢端各趾血运、感觉、活动差。小腿肿胀,僵硬。入
院测 T:36.8℃ R:22 次/分 P:82次/分 BP:124/72mmHg 入院
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予一级护理 下病危 上氧及心电监护 抽血
查血常规,生化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于 11 月11 日23:16 分拟
急诊在全麻下行右小腿创伤性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减压术,予石膏
外固定患者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未诉特殊不适,安返病房后予抗
炎、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于 11 月15 日复查血常规、生化了解
患者失血情况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情况,治疗同前。于 11 月17
日,予3号线将切口皮肤拉拢,尽量对合,复查血常规回示血红蛋
白及红细胞偏低,考虑为失血性贫血,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治疗
同前,继予积极换药预防创口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于 11 月21
日创口敷料清洁干燥,渗血较前明显减少,足背动脉搏动可,无肢
端苍白及放射疼痛,换药时见肿胀较前明显消退,予庆大霉素外敷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5年11月20日神经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在医生办公室进行了护理查房主题为骨筋膜室综合症由袁丽主持。查房介绍了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定义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好发于四肢。其临床表现包括:创伤后肢体持续激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肌力减弱;感觉障碍;皮肤张力增大和触摸肌肉部位时硬度增加;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等。护理上需进行心理安慰解除患者恐惧;立即松解外固定物减少患肢活动;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肢体功能位;健康宣教保持病人心情舒畅食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管床护士赵文琴介绍了32床患者病史提出了护理诊断包括疼痛、皮肤完整性受损、恐惧焦虑等。护理团队共同拟定了护理措施并做出了效果评价包括患者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疼痛减弱、患肢血运良好等。最后袁丽给出了出院指导包括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注意观察患肢情况继续患肢功能锻炼等。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