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络与腧穴-带脉识别及应用

2025-10-01
999+
269.71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带脉识别及应用
【学习目标】
掌握带脉的循行分布、功能。
熟悉带脉的病候。
了解本经交会的腧穴。
带脉横行于腰腹,是各经脉中唯一横行的经脉。带,腰带、束带,引申为约束。《广雅》:
“带,束也。”其分布,斜行向下至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其功能,有约束腰腹部经脉的
作用,主要联系下腹部的脏腑器官。
一、循行分布
【原文】
《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1],回身一周。
《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图 3-16)
【注释】
[1]季胁:肋尽处为季胁,当指 11 肋端之章门处。
【语译】
带脉起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等穴,横行绕身一周。
足少阴经别,在腘窝中与足少阴肾经分出后,别行与足太阳经相合,再向上内行至肾,当
十四椎处(两旁肾俞穴)分出,属于带脉。
摘要:
展开>>
收起<<
带脉识别及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掌握带脉的循行分布、功能熟悉其病候并了解交会的腧穴。带脉是各经脉中唯一横行于腰腹的经脉有约束腰腹部经脉的作用主要联系下腹部脏腑器官。其循行起于季胁部下面斜向下行至带脉、五枢、维道等穴后横行绕身一周。功能上带脉“总束诸脉”协调纵行诸经脉固摄下元与冲、任、督三脉关系密切。病候方面带脉发病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导致各种弛缓、痿废症状如腰部酸软、腹痛、下肢不利及男女生殖器官病证。此外带脉交会的腧穴包括带脉、五枢、维道(均属足少阳胆经)。复习思考包括制作带脉循行分布示意图、归纳交会腧穴及找出通于带脉的腧穴。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