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络与腧穴-手少阴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

2025-09-30
999+
2.47M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
【学习目标】
掌握本经脉循行和常用腧穴(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的定位、主治和刺
灸注意事项。
熟悉本经脉的主治概要。
了解本经的络脉、经筋、经别及其他腧穴。
一、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N[1],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N[2],系目系N[3]。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N[4]之后,下肘内,
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N[5]之端,入掌内后廉N[6],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图 2-43)
图2-43 手少阴经脉循行示意图
【注释】
[1]心系:指心与各脏腑相连的组织。
[2]咽:指食管。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接连的组织。
[4]太阴、心主: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5]掌后锐骨:指豌豆骨。锐,通作“兑”。
[6]掌内后廉:指掌心的后边(尺侧)。
【语译】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下行经过横膈,联络小
肠。
其支脉,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眼球连接于脑的组织)。
其直行经脉,从心系上行到肺部,再向外下到达腋窝部,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
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再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止于
小指桡侧末端。
经脉病候
【原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N[1]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注释】
[1]嗌(yì):《说文解字》:“嗌,咽也。”按:嗌,指咽峡部分,而咽则兼指食管。
【语译】
本经异常变动就出现下列病证:咽喉干燥,心痛,口渴想喝水;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
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证:眼睛昏黄,胁肋疼痛,上臂、前臂内侧的后边疼痛、
厥冷,掌心热。
主治概要
1.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癫狂痫等。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腕臂痛等。
(二)手少阴络脉
【原文】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N[1],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
本,属目系。取之去腕N[2]后一寸。别走太阳也。(图 2-44)其实,则支膈N[3];虚,则不
能言N[4]。
摘要:
展开>>
收起<<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摘要学习目标掌握手少阴经脉循行与常用腧穴(极泉、少海等6穴)定位、主治和刺灸注意事项;熟悉主治概要;了解络脉、经筋、经别及其他腧穴。手少阴经络1经脉:起于心中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有支脉挟咽、系目系直行脉上肺、出腋下循臂内后缘至小指末端。病候包括嗌干、心痛等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病证。2络脉:名通里去腕一寸别行循经入心系舌本属目系别走太阳实证胸膈胀满虚证不能言。3经别:入渊腋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4经筋:起于小指内侧结于锐骨等处病证有胸内拘急等。手少阴心经腧穴(9穴)如极泉在腋窝中央主治心疾、上肢病证等上臂外展直刺或斜刺0508寸慎灸;少海主治心病、神志病等直刺051寸可灸;神门主治心、胸、神志病证等直刺0305寸可灸。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