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一)

2025-09-30 999+ 12.97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是
老年人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
发现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调整体质、延缓或消除病因等方面均
较好的疗效。
1古今文献回顾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范畴,首见于《黄帝内经》,为中医痹病理论之源。《
·痹论》提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概念,描述其特异
性症状“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涩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
则寒”。《金匮要略》记载“中风历节病”的病理为“筋伤”、“骨痿”,临床主要表
为“历节痛,不可屈伸”,近似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和临床特点,并组合了甘草
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剂。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瘀血致痹学
治身痛逐瘀汤等方,别具一格,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痹病理论。现代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
因病机认识与古代基本一致,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故多以补肝肾
强筋骨、补益气血以治其本,祛风散寒胜湿、活血通络止痛以治其标。
2内治法
2.1 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其证候分为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 3,这种分
方法为临床所广泛采用。王少山等〔1〕主张分期辨证,初期证多瘀血阻络,中期证属肝肾
亏虚,后期多为气阴两虚。刘洪旺等〔2〕将本病分为 3型论治:气滞血瘀型选用身痛逐瘀
汤加减,药用桃仁、香附、乳香、泽兰、五灵脂、红花、地川芎
川牛寒湿痹阻型以归四生汤加减,药当归、地黄、活、川牛膝、
茯苓、泽、桂枝、芍药辛;肝肾亏虚型用黄汤加减
药用枸杞杜仲地、川牛膝、鹿角、山药、菟丝子、柴胡
芍。3〕对南省 12 医疗1997 1月~2003 1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892 中医住院病历进行表格调果共诊断出 45 证候类型,常见的证候类型:寒
湿阻络证、气滞血瘀、肾虚髓亏证、湿痹阻证。合证型,以肝肾亏虚或肝肾阴虚为基
本证,与其证组合而
2.2 方加减治疗
曹向阳等〔4自拟壮筋活血汤治疗,整体念出发,将其当作全身性疾病治疗,围绕
肝、脾三脏立法组方,补肾阳为煦肢、气湿,同时肝肾”、
“肝主筋”理论出补肝阴、节。密切得肾阳之化湿通络
合活血化瘀药可祛瘀通脉,使气行得痛缓严培军等〔5从痰湿论治膝
节骨176 15g
10g白芥6g;制川;胀甚泽兰、泽;气虚加黄党参;
虚加;桑寄;湿薏苡虎杖每日 1水煎服2
1。治疗 13后,临床治62 106 8
95.45%。许书亮等〔6自拟骨炎汤,以骨补、补骨脂、五加皮、地、川牛
为基本药,屈碍明显者加地鳖虫剧烈制川胀明显者
泽兰治疗节炎患者 158 89.2%。黄
等〔7〕以逍遥散为方,肝气郁结给予柴胡当归芍、茯苓、桃仁、红花、膝、
木瓜活、风、蜈蚣肝气郁结并湿当归桃仁、红
膝、木瓜活、风、蜈蚣皮、子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54 结果
临床控制 19 22 ,有效 10 3总显75.9%有效94.4%

标签: #关节炎

摘要:

骨性关节炎属中老年人常见病中医药在治疗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范畴首见于《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记载“中风历节病”并组合了甘草附子汤等方剂。清代王清任提出瘀血致痹学说丰富了痹病理论。现代中医多认为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多以补肝肾、强筋骨、补气血治本祛风散寒胜湿、活血通络止痛治标。内治法包括辨证分型治疗如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寒湿痹阻型用当归四逆汤加独活寄生汤加减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等;还有专方加减治疗如自拟壮筋活血汤、骨炎汤等。外治法有针刀治疗配合注射及手法治疗效果满意;中药外用治疗如中药熏洗、碘离子导入、膏药外敷等均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 收起<<
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一).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