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

2025-09-28
999+
1.98MB
1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等器官,胸膜、胸膜腔、纵隔和呼吸肌等
均为保证呼吸运动的必要组成。呼吸系统通常以喉环状软骨划分成为上与下两部分,上呼
吸道包括鼻、咽和喉等,下呼吸道从气管起,分为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肺泡等。从
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为气体的交换部分。肺
脏巨大的肺泡表面使血液得以和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起到了“呼吸泵”的作用。呼吸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 (亿~ 亿肺泡),呼吸道
与外界相通,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 的气体进出呼吸道,在呼吸过程中,
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包括各种微生物、蛋白变应原、有害气体等,皆可进入呼
吸道及肺引起各种疾病,因而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包括鼻
部的加温过滤功能,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运输防御机能,咳嗽反射以及各种溶菌酶和细
胞的吞噬功能等。当各种原因如微生物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等导致防御功能降低时,
均可导致呼吸系统的损伤。
肺有两组血管供应,肺循环的动静脉为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为气
道和脏层胸膜的营养血管。肺与全身的血液及淋巴循环相通,因此皮肤软组织疖痈的菌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癌肿的癌栓,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从而引起继发性肺脓
肿、肺栓塞和转移性肺癌。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左心功能不全也可引起肺循环张力的增高,
从而产生肺水肿。其他如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导致肺间质水肿,以及
胸膜腔液体漏出而产生胸腔积液。同时,肺部病变也可向全身播散,如肺癌、肺结核可播
散至骨、脑、肝等器官。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
亡原因统计结果显示 ,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居第四位
(),在农村居第四位()。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
惯的滋长、社会人群结构的老龄化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经历着
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非结核性肺病已经居于主导地位。呼吸系统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
且许多疾病呈慢性病程或易酿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病、职业性肺病等,常导致
慢性肺功能损害而致残。肺间质性疾病、肺血管性疾病、肺恶性肿瘤等非感染性疾病的发
病率近几年亦呈明显的增高趋势。肺结核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又有回升趋势。
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及
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在我国
及世界范围内流行,对公共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1.感染 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有病毒、支原体、
衣原体、真菌及原虫等。
2.变态反应 Ⅰ~Ⅳ型变态反应均可引起肺部疾病。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性变态反应,常可
引起支气管哮喘。Ⅱ型变态反应即细胞毒反应,见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Ⅳ型变态反应即
迟发性变态反应,其典型代表是结核菌素试验,也见于其他病原体感染、肿瘤免疫和器官
移植的排异反应。
3.理化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大气污染、吸烟、粉尘等吸入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
查证实,当空气中粉尘或二氧化硫超过%&'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明显增多。
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可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各种肺尘埃沉着症,工业废气中
致癌物质污染大气是肺癌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吸烟是小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吸烟者慢
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倍以上,肺癌发病率高(~ 倍以上。
4.全身疾病的肺部表现 不少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
可累及肺部。多种疾病,如休克、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可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其他 某些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肺部疾病,如肺部肉芽肿、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肺
泡蛋白质沉积症、肺泡微石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1.咳嗽 急性发作的干咳常为上呼吸道炎症。伴有发热、声嘶者,常为急性咽、喉、气管和
支气管炎;缓起的刺激性咳嗽可能为支气管阻塞、狭窄;高音调的咳嗽伴呼吸困难,常为
肿瘤阻塞气管或主支气管所致;发作性干咳,可能是咳嗽变异型哮喘;夜间阵发性咳嗽多
见于左心衰竭。
2.咳痰 分析痰的性状、数量、气味、颜色及其伴随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慢性支气管
炎患者,咳白色泡沫痰或黏液痰,急性感染时为脓性痰;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者,常咳大
量黄色脓痰;咳铁锈色痰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特征;肺水肿时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肺阿
米巴病时痰呈咖啡色;咳红棕色胶冻状痰提示克雷白杆菌感染;脓痰有恶臭,见于大肠杆
菌感染者。
3.咯血 痰中带血是肺结核、肺癌的常见症状。咯鲜血,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也可见于肺结
核、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血栓栓塞症;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咯血。
4.呼吸困难 急起的呼吸困难伴有胸痛,常见于气胸、胸腔积液、肺炎或肺栓塞;左心衰竭
时常出现夜间阵发性端坐性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
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等疾病;支气管哮喘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喉头
水肿、喉及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异物等引起的上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严
重时伴有三凹征。
5.胸痛 肺和脏层胸膜对痛觉不敏感,炎症等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方引起胸痛。胸痛伴高热
和呼吸困难,多为肺炎或胸膜炎;肺癌侵及壁层胸膜或肋骨,出现固定部位的持续性隐痛
进行性加剧,乃至刀割样痛;突发性胸痛伴咯血和(或)呼吸困难,应考虑肺血栓栓塞症
剧咳或屏气后出现突发剧痛,有可能为自发性气胸;胸痛还可由非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如
心脏、纵隔、食管、膈、胸腔和腹腔疾病均可引起胸痛。
呼吸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抗原皮肤试验、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痰的脱
落细胞检查等。理化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测定、支气管镜和胸腔镜检查、放射性
核素扫描及肺活体组织检查等。
【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肺具有主气,司呼吸,主治节,调节血脉,通调水道,布散津液,维持喉、鼻
等气道通畅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主要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实现。所以无论外邪或内伤伤
及于肺,均可导致肺之宣降失常,从而引起气道受阻、呼吸不利、气血和津液运行失常等
病理改变,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
肺系疾病主要有咳嗽、哮病、喘证、肺痿、肺痈和肺胀等。病因多由外感和内伤所致,病
机总为肺失宣发肃降,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其常用治法较多,包括宣肺、肃肺、清肺
通腑、泻肺、润肺、化痰、补肺、温肺、养肺、敛肺、止血。除了辨证立法、选用内服药
物的内治法外,还有针灸、推拿、敷贴、埋线等其他治法。肺系疾病的内治法以脏腑辨证
为基础,注重辨证论治以调节脏腑功能。肺系疾病临床表现多有咳、痰、喘,故应注重止
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肺系疾病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鼻腔和
咽喉部呼吸道黏膜的急性炎症的总称。~+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不一,从单纯的鼻黏膜炎到广泛的上呼吸道炎症轻重不等。本病全
年皆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一般病势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多为散发,且可在
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感冒”“伤风”等病证范畴。其中流行性感冒可参考“时行感冒”等进行辨证
论治。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流感病毒(甲、乙、丙)、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及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
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
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人体在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等因
素影响下,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处于低下状态,导致原有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病毒和
细菌等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由接触鼻、咽、眼结膜表面的分泌物而经手传播。发病与年
龄、体质及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
者更易罹患。
2.病理 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表现为鼻腔及咽喉黏膜的充血、水肿、上皮细胞
破坏及浆液性和黏液性的炎性渗出,伴有细菌感染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有脓性分泌
物。不同病毒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及变性,鼻病毒及肠道病毒较黏液病毒引起的
改变严重。严重感染时,连接呼吸道的鼻旁窦和中耳道可形成阻塞,发生继发性感染。
二、中医病因病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体感受六淫之邪、时行毒邪所致,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主要是风邪致病。感邪之后是否发病与正气盛衰有关。
1.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机袭入 包括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贪凉露宿、冒雨涉水等
以致外邪侵袭而发病;过度劳累,耗伤体力,肌腠不密,易感外邪而发病;气候突变,六
淫之邪肆虐,冷热失常,卫外之气未能及时应变而发病;素体虚弱,卫外不固,稍有不慎
即可感邪而发病。
2.病邪犯肺,卫表不和 肺主皮毛,职司卫外,而卫气通于肺,卫气的强弱与肺的功能关系
密切。肺为脏腑之华盖,其位最高,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
很快出现卫表及上焦肺系症状。卫表被郁,邪正相争,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
肺气失宣而见鼻塞、流涕、咳嗽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3.病邪少有传变,病情轻重有别 病邪一般只犯肺卫,很少有传变,病程短而易愈。但亦有
少数感邪深重,或老幼体弱,或原有某些慢性疾病者,病邪从表入里,迅速传变,可引起
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
综上所述,本病病位在肺卫,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外邪乘虚而入,以致卫表被郁,肺失宣肃
一般病情轻浅。因四时六气各异,或体质强弱、阴阳偏盛之不同,临床表现虚实寒热各异。
【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
为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短,起病较急。俗称“伤风”。
1.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以鼻部症状为主,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
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后三种表现与病毒诱发的炎症介质导致
的上呼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
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可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
摘要:
展开>>
收起<<
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总论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等器官,胸膜、胸膜腔、纵隔和呼吸肌等均为保证呼吸运动的必要组成。呼吸系统通常以喉环状软骨划分成为上与下两部分,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等,下呼吸道从气管起,分为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肺泡等。从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为气体的交换部分。肺脏巨大的肺泡表面使血液得以和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起到了“呼吸泵”的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肺具有广泛的呼吸面积,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 2 (3亿~7.5亿肺泡),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成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天约有10000L的气体进出...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