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分泌系统疾病

2025-09-28
999+
362.65KB
3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内分泌系统是由人体内分泌腺体及位于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细胞所构成的一个调节
系统。生物个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活动均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进行,三种调节机
制的相互配合与密切联系是完成所有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必备条件。内分泌系统的主
要功能是在神经调节支配下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的基础上合成和释放激素,从而调节机体
的代谢,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与衰老等诸多生理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性并使之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环境。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细胞分泌的作用
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并使其发挥高效生物效应的活性物质。它的本质可以是蛋白质
小分子肽类、胺类或类固醇类化合物。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
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外,尚有分布在心、肺、肝、胃肠、肾、脑的内分泌组
织和细胞。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传递(内分泌),也可通过细胞外液局部或邻
近传递(旁分泌),也可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更有细胞内的化学物质直接作
用在自身细胞称为胞内分泌。内分泌系统辅助神经系统将体液性信息物质传递到全身各细
胞组织,包括远处的和相近的靶细胞,发挥其对细胞的生物作用。激素要对细胞发挥作用
靶细胞必须具有识别微量激素的受体,并在与激素结合后,改变受体的空间构象,进而通
过第二信使在细胞内进行信号放大和转导,促进蛋白合成和酶促反应,表达其生物学活性。
内分泌学就是研究上述各内分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相关激素的调节作用异
常时所导致的各种疾病的一门科学,主要阐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等。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内分泌腺体或组织细胞
增生或瘤(癌)变等导致的激素合成、分泌过多,从而使其功能亢进;或是各种原因引起
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的破坏,导致激素分泌障碍、不足或缺乏,从而产生内分泌功能的减退
或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内分泌的功能异常;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等。同时内分泌疾
病的首发表现可为其他系统的症状,所以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知识有助于临床各个学科
疾病的诊疗。
【人体的主要激素】
1.下丘脑激素 主要有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下丘脑释放素和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下丘脑
释放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
生成激素释放激素(,,)、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
激素( , )、泌乳素释放因子
(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等。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有生长激素释
放抑制激素(, ,,!!)、
催乳素抑制因子(, )等。
2.垂体激素 垂体激素一般受下丘脑神经激素及相应靶腺激素的调节。垂体激素主要有促甲
状腺激素(,!)、促黑(素细胞)素(
,"! ) 、 促 肾 上 腺 皮质 激 素 (
,# ) 、 黄体 生 成 激 素 ( , ) 、 卵 泡 刺 激 素
(,!)、生长激素(,)、催
乳素(,)。
3.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腺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及三碘甲腺原氨酸(%'%),主要
增强能量代谢,参与蛋白质代谢的调节。甲状腺 细胞分泌降钙素。
(()甲状旁腺激素(,) 由甲状旁腺分泌,在维持人体钙、
磷代谢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肾上腺激素 分皮质及髓质激素两部分。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分为下列两组:①糖皮质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
以皮质醇为代表;②盐皮质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所分泌,以醛固酮为代表。
()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
(&)性激素 卵巢分泌的激素有雌激素(以雌二醇的活性为最强),由 !、 刺激卵
巢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分泌。孕激素(以黄体酮的活性为最强)在黄体期主要由黄体
细胞分泌。
())胰岛激素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
(*)其他 包括胃肠激素(胃泌素、胰酶泌素、胰液泌素等)、肾脏激素[促红细胞生成
素、$,()(+) (%,%'%等]、松果腺素、胸腺素等。
【激素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根据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胺类和类固醇类四
大类。一般激素需与其专一的受体蛋白结合后才发挥生物效应,上述四类激素主要通过以
下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1.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蛋白结合 如肽类、蛋白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
产物等。激素与靶细胞膜上专一性的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在 %(-%或
"%(-%存在下促进细胞中 # 转化成 #",后者与蛋白质激酶中调节亚单位结合,释放
出催化亚单位激活蛋白质酶,从而再激活靶细胞浆中多种酶原而起生理效应。
2.与细胞内的相应受体蛋白结合 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 ,族和甲状腺激素。激素通过弥散
进入胞浆,与胞浆内特异性受体蛋白结合,形成类固醇激素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再进入
细胞核,与亲和力较高的染色质特异部分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转录过程形成.#,再
由.# 自核逸出回到胞浆,经翻译过程形成多种特异性蛋白,其中大部分为酶或酶原。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1.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不仅控制着体内各脏器的生理功能与物
质代谢,而且调节着整个生命过程和生殖过程。二者相互调节,关系非常密切,其中下丘
脑是重要的环节和枢纽。下丘脑含有重要的神经核,具有释放神经递质的功能,又可以合
成分泌激素,故称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它所分泌的各种分泌激素或分泌抑制激素可通过门
脉系统调节相应垂体激素,垂体激素作用于靶腺,使其合成和分泌相应激素并影响全身。
但它也受中枢神经系统其他各部位的调控。下丘脑尚有自主神经中枢,通过自主神经调节
周围腺体或组织,如下丘脑有调节血压、胰岛素及汗液的分泌等作用,均与自主神经调节
有关。同样,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下丘脑的调节也非常重要,如甲状腺功能减
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出现许多精神异常的症状,低血糖症时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及交
感神经兴奋现象等均为临床上常见现象。
2.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相互调节(反馈学说) 下丘脑、垂体与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
质和性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垂体前叶在下丘脑释放兴奋或抑制激素的调节下分泌相应
垂体激素,对其周围靶腺起刺激作用,引起靶腺分泌激素,靶腺激素又反馈作用于下丘脑
及垂体,对其相应的释放激素及垂体激素起抑制或兴奋作用,称为反馈作用。靶腺激素使
垂体、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激素减少,靶腺激素分泌减少,以保证所支配的器官、组织、细
胞功能活动达到协调平衡的稳态过程,称为负反馈;靶腺激素使垂体、下丘脑合成分泌的
激素增多,增强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强支配的器官、组织、细胞功能活动的过程,称为
正反馈。反馈控制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调节机制,使相处较远的腺体之间相互联系,彼此
配合,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在生理状态下,下丘脑分泌激素对垂体激素的调节、垂
体激素对靶腺激素的调节和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形成下
丘脑垂体靶腺轴。在病理状态下有以下四种可能:①当下丘脑垂体机能减退时,靶腺机
能亦减退而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减弱而相应促激素分泌增多;
②当下丘脑垂体机能亢进时,靶腺机能亦亢进而分泌增多,于是反馈抑制加强而使相应的
促激素分泌减少;③当靶腺机能减退时对下丘脑垂体反馈抑制减弱而相应促激素增多;④
当靶腺机能亢进或长期大量激素治疗时,则通过反馈抑制加强,使相应促激素分泌减少。
3.靶腺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种靶腺之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月
经减少甚至闭经,功能减退时月经增多,说明甲状腺和卵巢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等。
4.神经-内分泌系统与物质代谢的相互调节 人体内许多物质代谢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而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受许多物质代谢的影响和调节。如低血糖症发生时,可刺激胰岛 /细
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刺激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或分泌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而使
血糖上升;当进食后血糖上升时,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及肠道激素分泌等刺激胰岛 0细胞分
泌胰岛素,同时又抑制胰岛 /细胞中胰高血糖素分泌而使血糖恢复正常。神经内分泌系统
和物质代谢之间常处于既依存又制约的密切关系中。大脑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系统
和自主神经系统而调节各脏器功能和物质代谢,靶腺及物质代谢也可通过反馈作用而调节
大脑下丘脑垂体,使人体内环境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5.免疫系统和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免疫和神经三个系统之间可通过相同的肽类激素和共有
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环路。如淋巴细胞膜表面有多种神经递质及激素的
受体,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其递质或激素与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介导免疫系统
的调节;而免疫系统在接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的同时,亦有反向调节作用。近年发现,
神经内分泌细胞膜上有免疫反应产物如白细胞介素、胸腺素等细胞因子的受体,说明免疫
系统也可通过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影响。内分泌系统不但调控正常的免
疫反应,在自身免疫反应中也起作用,如内分泌系统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
1 病、$型糖尿病、# 病等。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
广义的内分泌疾病分五类。
1.原发于内分泌腺或组织的疾病 按功能状态,可分为功能减退、亢进和功能正常但组织异
常三类。功能状态异常者又可根据其病变发生在下丘脑、垂体或周围靶腺分为原发性和继
发性两种。
2.继发于非内分泌疾病的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异常 如继发于肾衰竭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等。
3.非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异源性激素综合征 如肺癌、胰癌等多种癌引起的异源性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综合征或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等。
4.受体功能失常引起的内分泌病 如肾源性尿崩症、假性甲状旁腺减退症等。
5.医源性内分泌腺病变 如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萎
缩。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原则和检查方法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功能诊断、病理诊断(性质及部位)和病因诊断
三个方面。诊断的依据有:
($)病史、症状和体征 内分泌疾病如临床症候群非常典型不难作出诊断,如皮质醇增多
症、肢端肥大症、突眼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症等。但早期轻症、症状不明显而又
无典型病史者则须详查,结合其生活条件、环境、家族史和实验室检查等详细分析判断。
(()实验室检查 包括代谢紊乱的证据、鉴定激素分泌异常的证据。如有关血、尿生化和
尿激素代谢产物、血浆激素含量测定;内分泌腺动态功能试验,有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两
摘要:
展开>>
收起<<
内分泌系统疾病第一节总论内分泌系统是由人体内分泌腺体及位于某些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细胞所构成的一个调节系统。生物个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活动均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进行,三种调节机制的相互配合与密切联系是完成所有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必备条件。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神经调节支配下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的基础上合成和释放激素,从而调节机体的代谢,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与衰老等诸多生理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并使之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环境。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组织、细胞分泌的作用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并使其发挥高效生物效应的活性物质。它的本质可以是蛋白质小分子肽类、胺类或类固醇类化合...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