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患儿护理体会

2025-09-22
999+
16.5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患儿护理体会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发生在产前、围产期由多
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异常,从而导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
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多为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 1 个月内的早产、
窒息、宫内感染、宫内窘迫、感染、中毒、外伤等所致[1]。在妇
幼保健条件差的地区较为多见,是小儿时期致残的常见原因,给
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小儿脑瘫因脑损伤的部位、程
度不同,常伴有不同程度的 ep、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癫痫(epilepsy,ep)是以脑部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致的以短
暂脑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功能紊乱,在脑瘫患儿中的发病率明显
高于普通人群,为 15%~60%[2],脑瘫和 ep 往往有共同的病因和病
理基础,二者合并将导致脑损伤的进一步加重,药物难以控制且
预后差。本文对脑瘫合并 ep 的患儿日常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 年 1 月-2012 年 3 月我院儿童康复科共收住脑瘫合并 ep 患
儿 63 例,其中男 37 例,女 26 例,年龄 5 个月-8 岁,其中痉挛型
48 例,手足徐动型 6 例,肌张力低下型 5 例,共济失调型 3 例,混
合型 1 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病室应光线充足、温暖、安静,进行保护性隔
离,室内定时换气通风,保持病房整洁,患儿病床加防护设备,
防止患儿堕床,询问家长及探视人员有无感染性疾病,减少人员
流动,治疗室每天按时空气消毒。教会家长正确的抱姿、卧姿、
睡姿,以及正确的喂哺、洗浴方法等。随时随地注意矫正异常姿
势及体位,是运动康复训练中的重要环节[3]。
2.2 饮食护理。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瘦肉、蛋、
肝、新鲜蔬菜及水果,据患儿口部功能的发育,由流食、半流食
至固体食物,逐渐改变质地,做到合理喂养,定时定量,防止营养
不良及消化不良,避免在 ep 小发作或隐匿性发作时喂养。对吞咽
困难脑瘫患儿,喂养要耐心,给易咽下的食物,必要时护理者可
用手指向下清扫食物帮助吞咽,每勺食物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呕
吐,诱发 ep。进食时要选择“安全姿势”,即脊柱伸直,头肩稍
前倾,收下颌使其近胸部。
2.3 心理护理。由于 cp 患儿的运动功能受限,活动范围小,接
触外界的机会少,常导致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孤独、自卑感、
缺少自信心等,因此,以鼓励、表扬为主,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
心理状态,加强正面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多跟患儿家长沟通交流,做健康宣教,加强家长对 ep 的认识,强
调发作时的应急处理和平时的规律服药,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4 康复疗法。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可在婴幼儿时期预防异常姿
势的产生,防止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可促进肌肉关节活动并
改善肌张力,缓解 ep 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生
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4],目前康复原则
均采用综合康复疗法,促使患儿全面康复[5]。
摘要:
展开>>
收起<<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患儿护理体会摘要脑性瘫痪(CP)指产前、围产期多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或发育异常引发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由早产、窒息等因素所致在妇幼保健条件差的地区较为多见。小儿脑瘫常伴有癫痫(EP)、智力低下等且脑瘫患儿中癫痫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二者合并会使脑损伤加重、药物难控、预后差。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儿童康复科收住63例脑瘫合并EP患儿。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环境良好做好防护与消毒;饮食护理合理喂养防营养不良与消化不良;心理护理鼓励患儿加强正面教育与家长沟通;康复疗法采用bobath法、vojta法、传统医学等综合康复疗法;药物治疗多药联合长期治疗检测药物浓度与肝肾功能;癫痫发作时及时清理呼吸道、吸氧、用解痉药等急救做好急性期与基础护理。科学精心护理配合治疗对患儿全面康复及走向社会意义重大。
相关推荐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
-
2025-09-2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