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者的护理

2025-09-17 999+ 29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症状学重点
发热患者的护理
1、 散热途径:1)辐射散热 2)传导散热 3)对流散热 4)蒸发散
热。前三种散热方式只有在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才发挥作用;
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蒸发是唯一方式。
2
3、发热三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表现为皮肤苍白、无
汗,畏寒或寒战,继而体温升高。
(2)高热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
上升至高峰后保持一段时间。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
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3)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随病因消除而降至正常水平。
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4(选择)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低可: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
5 根据热型特点判定热型
不规则热: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现较为多见,多由用药引
起。
6、发热病人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观察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
小儿注意有无惊厥,密切注意有无虚脱,监护心血管功能,监测
代谢情况,如血常规、电解质变化,了解降温药物禁忌症。
方面 18-22 湿 50%-70%通风
避免直吹。降温设备,保持病室安静,注意安全,怕冷寒战时注意保
(三)物理降温:头部冷湿敷,温水或酒精擦浴,降温贴冰枕和冰袋,
冰盐水灌肠,静滴降温
(四)舒适护理:体位,干净衣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眼睛护
理,减少刺激,卧床休,吸
饮食护理:补充液体,记录,注意补充电解质,选择
消化的
健康教育测量体温指征,避免高热
境,,降低消饮食及饮,皮清洁,特
老年人、婴幼儿)的保护
患者的护理
1 水生机制:(一)血管内外液交换失平衡(二)体内外液
交换失平衡的机制(1)GFR 急剧降低(2)小管重吸增多
2
摘要:

症状学重点发热患者的护理1、散热途径: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前三种散热方式只有在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才发挥作用;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蒸发是唯一方式。2、3、发热三个时期(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表现为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继而体温升高。(2)高热持续期:产热与散热在较高的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体温上升至高峰后保持一段时间。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3)体温下降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随病因消除而降至正常水平。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4(选择)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按发热高低可: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

展开>> 收起<<
发热患者的护理.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