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2025-09-10 999+ 64KB 1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附件3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
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 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 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1.纯母乳喂养
婴儿 6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
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
泌。从 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
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 公斤),贮
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
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
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2立母。产
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
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
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应频繁吸,每日不少于 8
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 可使婴儿短时间内
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
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
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
作用。
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
额外增加能量 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
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
已更干净的尿。哺乳前婴儿用鼻推母亲的乳房,
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哺姿
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何种姿势该让婴儿的
头和身体条直线,婴儿身体母亲,婴儿头和支撑
婴儿贴近乳房、鼻子乳头。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
在乳房上,嘴张大,乳头及大分乳晕嘴中,婴儿下
向外,婴儿上方的乳晕下方。婴儿深地吸吮,能
吞咽声表明含接乳房姿势正确,吸吮有。哺乳过程注意
母婴互动交流
哺乳次3月龄内婴儿应按需哺乳。46月龄逐渐定
,每 34小时一次,每日6次,可
帮助婴儿续睡眠能有个体差异,需区对待。
2)常的母乳喂养问题
1母产6
增长增加乳量每日 7001000
儿母乳摄入不足可出现下列表现:
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其新生儿期体
重增长低于 600
尿量每少于 6次;
吸吮时不能吞咽声
每次哺乳后常哭闹能安入睡,或睡眠时间小于 1小时
(新生儿外)。
量不足影响婴儿生长,亲不要轻易放
乳喂养,可在每次哺乳后用方奶充母乳不足。
2)乳头内陷或:乳头内陷需要产前或产后做简单
理,每日用清水(酒精之类)
母亲可用乳头正乳头内陷。母亲应学“乳房喂养”
而不是“乳头喂养”,大分婴儿扁平或内陷乳头吸吮乳
汁。每次哺乳后可乳汁均匀地涂在乳头上,乳汁中丰富
蛋白质抑菌对乳头表皮保护作用,可防乳头
3
原因:小婴儿胃容小,平位置且具
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等消剖生理,使
6月龄内的小婴儿常常出现奶。喂养方法不当导体过
或过喂养奶。
缓解方法:喂奶后婴儿头在母亲竖直抱起,轻
背部,可帮助排出入空而预防奶。婴儿睡眠时宜右
摘要: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

展开>> 收起<<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doc

共13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