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基层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2025-08-27
999+
20.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糖尿病足基层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
病正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慢性流行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公
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全球成人糖尿病人口由 2000 年的 1.51 亿增
至 4.25 亿,预计到 2045 年达到 6.29 亿;其中中国糖尿病人群高
达 1.14 亿,居全球首位。作为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
足(DF)的患病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
一、我国 DF 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卫生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急骤增高,DF 发生率逐年上升。
二、基层医疗机构 DF 管理现状与 DF 的全程管理
DF 全程管理包括糖尿病教育、危险因素筛查、糖尿病及足病
的诊疗、截肢后的康复以及预防复发,更广义的全程管理也包括
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目前,我国 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区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 DF 早期防
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DF 的筛查、诊断、随访教育及分级诊
疗建议
1.基本筛查及设备配置:DF 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外伤及合并感染。基层 DF 的筛
查、诊断和随访项目及所需要的基本设备配置见表 1。
2.筛查与随访策略:DR、DKD 等 DF 相关并发症的筛查频
率、筛查项目及证据级别见《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
专家共识》。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筛查频率则
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表 2)
3. DF 的诊断:DF 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
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 /或深部组织
破坏的疾病。DF 临床表现为综合征并具备三要素——糖尿病患者、
存在足部组织缺损(溃疡或坏疽)及伴有一定程度的下肢神经或 /
和血管病变,其中感染和下肢缺血程度是 DF 溃疡能否愈合的关键
因素。对患者综合评估(包括全身状况、下肢血管和/或神经及创
面),根据病情予分级分类是诊断 DF 的关键。
4.分级诊疗服务目标与转诊机制:2015 年 9 月,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
见(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70号),加快推进并不断完
善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有序下沉,加强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 2020 年,建成布局合理、层级优
化、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提升分
级诊疗服务能力。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分级诊疗体系中的
重要基础环节,其诊疗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对有效实施分级诊疗尤
为重要,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足病诊治知识的规
范化培训,使其承担 DF 危险因素干预的一级预防工作,成为 DF 筛
查、康复、足部防护知识宣教及长期随访的一线主力。
DF 常为高龄、病程长、感染重、下肢血管和/或神经病变较重
患者,且心脑肺肾等合并症较多,病情复杂、进展快,治疗涉及
多个学科,需专业化 DF 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及诊治;基层医师对 DF
的诊疗认识存在不足,治疗手段有限,对于病情危重患者易延误
病情,导致截肢风险增加,但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完全可以
胜任轻中症状或恢复期 DF 的诊治、随访工作;实施双向转诊,可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最大化地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和专科医疗机构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是应对 DF 诊治中所面临的我
国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
转诊对象的纳入标准,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患者需要进行双
向转诊(图1)。
(1)转往上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缺乏DF 相关筛查设备;
DF 患者基础情况较差,合并症或并发症较多,需要调整综合治疗
方案;病情较重或病情进展较快,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进一步治疗
手段;医患双方均同意往上级医院就诊。
(2)转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在当地中心医院或三
级医院完成 DF 的相关筛查;治疗方案确定且病情比较平稳,心肾
等重要脏器功能较稳定;足病感染、骨髓炎及下肢缺血情况得到
控制或有效改善(已予清创、截肢或血管重建等),创面肉芽新
鲜、生长良好;医患双方均同意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患者管理与教育: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DF 危险因素的筛查与预防
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
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
3. DF 的预防:
(1)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预防,通过采取综合性治疗策
略去纠正或去除引起 DF 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可能病因,以达到减少
DF 发生的目的。在一级预防中需要特别关注高危足进展成 DF 的预
防。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具有其中 1 项及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糖
尿病病程>5 年;糖尿病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病史、症状或者体征;
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视力缺陷;慢性肾 病;高龄(>60 岁);
足部畸形;足有外伤或者手术史;足部有胼胝;既往有 DF 病史;
足关节活动障碍。一级预防应包括危险因素筛查与控制,体重控
制、糖尿病治疗达标、患者教育以达到行为改善的目的、高危足
的识别及有效随访、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控制、戒烟及规律适度
的运动等。
(2)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早期、轻症的 DF 患者及时干预,以
延缓 DF 溃疡的进展及防止DF 的复发。
五、DF 的治疗
1.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
(1)控制危险因素。
摘要:
展开>>
收起<<
《糖尿病足基层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摘要随着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成为全球流行病中国糖尿病人群居全球首位。糖尿病足(DF)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患病人数逐年上升。DF全程管理涵盖教育、筛查、诊疗、康复及预防复发等基层医疗机构因80以上糖尿病患者在此就诊在DF早期防治中地位关键。基层DF筛查、诊断、随访教育及分级诊疗方面需配置基本设备筛查频率依患者情况而定。DF诊断要综合评估病情并分级分类。分级诊疗要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明确转诊标准。危险因素筛查与预防上一级预防针对病因关注高危足;二级预防针对早期轻症患者及时干预。DF治疗涉及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创面、抗感染、压力异常、全身支持、矫形治疗及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共识旨在推动基层DF防控完善筛查管理预防控制DF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相关推荐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