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17页】




标签: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摘要如下:指南根据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及治疗策略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持久性和永久性房颤并对持久性、永久性房颤给出客观定义。筛查是房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房扑患者卒中风险分层及抗凝管理与房颤类似在启动抗凝治疗时需用HASBLED评分系统充分评估出血风险3分为高风险但高风险不能作为使用OAC的禁忌其意义在于提醒医生关注并纠正患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使用OAC治疗的房颤患者若出血需评估出血严重程度、部位等以确定治疗方案。INVICUS等研究显示华法林、NOAC等抗凝药物在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中疗效各异。EASTAFNET4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节律控制可降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指南建议诊断1年内的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进行早期节律控制。房颤综合管理目标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包括预防卒中、控制节律和室率、控制危险因素等以改善预后。
相关推荐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
-
2025-08-28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