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要点

2025-08-27 999+ 20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要点
急性胰腺炎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
起的、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
腹症。
一、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目前,我国尚缺乏完整的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资料。急性胰腺炎是常见
的需住院治疗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率存在一定地区差异,为(4.9~
73.4)/10 万。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需高度
视。
急性胰腺炎病因众多,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年龄、性别分
布及疾病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
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
(二)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
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且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部分患者可出现
心动过速、低血压、少尿等休克表现,严重脱水和老年患者可出现精神
征 ,
GreyTurner 征Cullen
征)。急性胰腺炎可并发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障碍,以呼吸功能、肾功
能损害常见。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脂肪酶升高对
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度优于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程度与
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腹部 CT 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
方法。急性胰腺炎早期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胰腺水肿、胰周渗出、胰腺
和(或)胰周组织坏死等。
(三)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 3 项:1)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度高3;(3)腹部影像学
结果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上3 项中符合 2 项
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推荐意 1: 临床符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3 项特征
2 项,可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证据:高;推荐强度:推荐)。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
的 CT 表需要CT 检查
应在发病 72h行。CT 扫描可准存在胰腺坏死及其
围。改CT 严重指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表 1)。
推荐意 2: 除非确诊需要,急性胰腺炎发病推荐进
CT 扫描证据推荐强度:推荐)。
推荐意 3: 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或发病期应常
明确存在胆系统石(证据推荐强
推荐)。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
Atlanta RAC 1MAP
急性炎的 80%85%,不有器能障及局并发
常 在 1 ~ 2 内恢复,病死率低 ; ( 2 重症急性胰腺炎
MSAP):伴有一过性(48h)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局部并发症
早期病死率低,死组织感染病死;(3)重症急性胰
SAP5%~10%>48h)的器官
功能障碍,病死率高。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于改良 Marshall
系统,任何器官2 分可定存在器官功能障碍(表 3)。
摘要: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要点摘要如下:1诊断:病因:我国急性胰腺炎病因多样胆石症为主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症状:典型症状为急性上腹部剧痛伴腹胀、恶心、呕吐。标准:上腹部持续疼痛、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浓度超正常三倍、腹部影像学显示胰腺炎改变符合两项即可确诊。影像学:CT为重要诊断依据增强CT可反映胰腺坏死范围改良CT严重指数评估病情。分级:RAC标准分轻症、中重症、重症基于器官功能障碍和并发症。2治疗:早期治疗:包括液体治疗、镇痛、营养支持及针对病因和并发症的治疗。推荐使用晶体液即刻进行液体治疗;急诊ERCP仅适用于合并胆管炎及持续胆道梗阻的患者;尽早开展经口或肠内营养;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需快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后期治疗:主要针对感染性胰腺坏死等并发症。抗菌药物及穿刺引流可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微创清创逐渐成为主流方式。3复发预防及随访:病因治疗有助于预防急性胰腺炎复发。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推荐尽早行胆囊切除术。康复后需规律随访及时发现治疗远期并发症。

展开>> 收起<<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要点.doc

共11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