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要点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
量,部分患者反复就医或滥用泻药,增加了医疗费用。
根据证据级别高低和专家投票结果, 本共识将推荐等级分为
“强烈推荐”“推荐”和“建议”3 个等级。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1.便秘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 (或)排便次数
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
感、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
每周排便少于 3 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 6 个月。推荐等级:强
烈推荐。
2.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 4.0%~10.0%。慢性便秘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推荐等级:强
烈推荐。
3.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有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推荐等级:推荐。
4. 慢性便秘患者生命质量下降,造成明显的经济和社会负
担。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二、病因与病理生理
5. 慢性便秘的病因包括功能性、器质性和药物性。推荐等
级:强烈推荐。
6.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可分为正常
传输型便秘(NTC)、慢传输型便秘(STC)、排便障碍型便秘和混合
型便秘。推荐等级:推荐。
7.STC 的原因多为结肠推进力不足,与肠神经损伤、Cajal
细胞减少等有关。推荐等级:推荐。
8. 排便障碍型便秘多为盆底肌协调障碍、排便推进力不足
所致。推荐等级:推荐。
9.NTC 多为直肠顺应性和直肠敏感性异常所致。推荐等级:
推荐。
三、诊断评估与鉴别诊断
10.慢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可借鉴功能性便秘罗马
Ⅳ标准,排便次数采用自发排便次数进行计数。推荐等级:推荐。
11.肛门直肠指诊有助于排除肛门直肠器质性疾病,了解肛
门括约肌功能。推荐等级:推荐。
12.对有警报征象的慢性便秘患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
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对年龄≥40 岁的初诊患者。建议行结肠
镜检查。推荐等级:推荐。
13.结肠传输时间测定有助于 STC 的诊断。推荐等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