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

2025-08-27 999+ 13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
(2020)要点
金森PD一种肌强迟缓姿势平
要表现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 PD 的药物治疗显效明显,但
经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后,逐渐出现疗效减退及运动并发症。脑深部电刺
DBS于 20 世纪 70 年内核
激电极,通过脉冲电刺激调控相关核团或脑区的功能,达到改善症状的
1987 年 Benabid 将 DBS 应疾病
今已 30 年。法于 1998 年在首次使前在
广泛开展。
DBS 疗法可显著改善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我
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需要接受 DBS 疗法的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一、患者的选择
(一)PD 的诊断
原发性 PD 的诊断符合我 2016 年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
或符合 2015 年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MDS)原发性 PD 的诊断
标准。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 原发性 PD,或者遗传性 PD、各种基因型 PD,对复方左旋多巴反应良
好。
2. 药物疗效已显著减退,或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3. 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到药物疗效。
4.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震颤。
5. 除外严重的共存疾病: (1)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2)有严重
(难治性)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3)有医学共存
病影响手术或
生存期。
(三)术前评估
DBS 术前需进行系统评估,评估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运动并发症、非运
动症状、生活能力等要素。
摘要: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摘要如下: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药物治疗有效但长期服用后疗效会减退并出现运动并发症。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通过植入刺激电极调控脑内功能改善症状该疗法1998年引入我国现已广泛开展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其要点包括:一、患者选择需符合PD诊断标准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减退、出现运动并发症等同时排除严重共存疾病;术前需系统评估。二、手术时机原则上建议病程5年的PD患者行DBS手术治疗但符合条件者病程可放宽以震颤为主且药物疗效不佳者可放宽至3年;有“开关”现象的症状波动患者关期的HoehnYahr分期为2540期可考虑手术;手术患者年龄通常75岁若身体状态良好可适当放宽。此外共识还涉及手术治疗、术后管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内容。

展开>> 收起<<
《中国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专家共识(第二版)》(2020)要点.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