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基层版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解读【56页】




标签: #哮喘
《中国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解读摘要《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及其实践版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实用参考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哮喘防治能力提升。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具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且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全球哮喘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我国哮喘患者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目前约有3000万但我国哮喘控制率仍低于发达国家。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哮喘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其急性发作发病机制涉及气道炎症免疫、神经调节和遗传机制。诊断上基于可变的呼吸道症状和体征以及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客观依据同时排除其他疾病可诊断为哮喘。病情评估包括非急性发作期控制水平、急性发作期严重度分级、哮喘控制测试等同时要注意并发症和转诊指征。哮喘治疗目标是减少症状、控制未来风险。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分控制和缓解两类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长效2受体激动剂等且制定有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和升降级治疗原则。非药物治疗包括脱离过敏原、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