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全文)

2025-08-26
999+
727.5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0 中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诊治策略专家共识(全
文)
【摘要】我国是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的国家之一,食管鳞
癌疾病负担沉重、防控态势严峻。食管鳞状上皮在癌变前存在癌前状
态和癌前病变阶段,早期诊断并合理干预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有助于
提高食管癌早诊率、降低发病率,是食管癌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国
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消化病、消化内镜、
病理学等领域专家讨论,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家共识,提出并规
范了我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定义、诊治和随访策略,以期对
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对食管癌的早期阻断和干预。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状态;癌前病变;诊断;治疗
食管癌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
(鳞癌)和腺癌等。2018 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 7
位,死亡率居第 6 位。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相当高的国家之
一,2018 年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 5 位
和第 4 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 53.7%和
55.7%[1]。食管癌的发病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亚
高发地区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我国约 90%的食管癌病理类型为鳞
癌;而欧美等相对低发区病理类型则以腺癌为主[2]。
食管癌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诊时的临床分期,早期食管癌经微
创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 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放疗和
化疗后五年生存率仍不足 30%[ 3-4]。食管癌存在长达 5~10 年的癌前
状态、癌前病变及早期癌阶段,这为筛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窗口
期。美国胃肠病学会[5]、英国胃肠病协会[6]、我国国家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均已就食管腺癌癌前病变、癌前状态(巴雷特食
管)的诊治和监视制定了指南和共识意见[7]。但对于我国高发的食管
鳞癌,其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随访和治疗等关键问题
尚未达成共识。
2020 年,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消
化病、消化内镜、病理学等领域专家讨论,充分参考国内外研究和专
家共识[8-9],提出和规范了我国食管癌前状态和病变的诊治和随访策
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实现对食管癌的早期
阻断和干预。本共识采用国际通行的 Delphi 方法达成相关推荐陈述,
临床证据质量的评估采用 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10],分为高、中、低和很低 4 个等级,推荐等级
分为强和弱。共识意见投票由参与讨论的多学科专家完成,表决意见
按照对共识意见的同意程度分成 5 级:①完全同意;②部分同意;③
视情况而定;④部分反对;⑤完全反对。表决意见①+② 占比>80%
的陈述条目属于达成共识,共识水平即①+② 占比。本共识内容分为
食管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随访和治疗 3 个部分,共
21 条陈述建议(表1)。
一、定义
癌前状态属临床概念,是指本身不是肿瘤性病变、但会使恶性肿瘤患
病风险增加的疾病或临床状态。癌前病变属组织病理学概念,是指相
应的病理变化比正常组织或其他病理改变更易发生癌变。上皮内瘤变
是各种上皮来源肿瘤的癌前病变,与异型增生(dysplasia)是同义
词,是指基底膜以上上皮的一种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其在细胞形态
学和细胞排列方式上较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异型性,在遗传学上也存在
摘要:
展开>>
收起<<
摘要我国食管鳞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沉重防控形势严峻。食管鳞状上皮在癌变前存在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阶段早期诊断并合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早诊率、降低发病率。2020年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多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研究和共识提出并规范了我国食管鳞癌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定义、诊治和随访策略。共识内容分为三部分共21条陈述建议:1定义:明确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概念列举食管鳞癌的癌前状态及病变。2诊断:推荐卢戈染色联合异常区域靶向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方法采用巴黎分型描述内镜下形态利用卢戈染色分级、“粉色征”和“银色征”等特征区分病变性质和级别。3随访和治疗:建议对癌前状态及病变进行内镜随访针对不同病变程度和表现采取内镜下切除、射频消融等治疗措施并规定了治疗后复查内镜的时间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