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2025-08-26
999+
190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
为规范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保障围产期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产
妇就医满意度并进一步推进舒适化医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
醉学组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编写《中国椎管内分
娩镇痛专家共识》。
一、分娩镇痛的目的和原则
分娩镇痛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的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
术,达到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目的。椎管内镇痛因其镇痛效果确切,
对母婴安全性高,是首选的分娩镇痛方式。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仅能有效
减轻产妇产痛,还能为器械助产或产程中转剖宫产提供快捷及良好的麻
醉效果。
本共识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包括硬膜外(epidural, EP)镇
痛、腰-硬联合(combined spinal-epidural, CSE)镇痛和单次蛛网
膜下腔(single-shot spinal, SSS)镇痛技术。
二、分娩镇痛前的评估
(一)产妇分娩镇痛前评估
1病史
现病史、既往史、麻醉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特殊药物应用史等。
2体格检查
基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
感染等禁忌证。
3相关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选择性的凝血功能检查等。
4存在合并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会增加麻醉和镇痛风险者,麻醉门诊评估麻醉和镇痛风险,进行相应的
特殊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多学科诊治:
1) 心脏疾病,如瓣膜疾病、心肌病、先天性/获得性心脏病,心脏起
搏器置入;
2) 血液系统异常,如免疫性/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抗凝
或抗血小板治疗;
3) 脊柱融合、脊柱手术史、骨骼肌疾病(如脊柱侧弯);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颅内压增高、颅内病变、截瘫 /四肢
瘫;
5) 感染性疾病或感染,如 HIV、流感、绒毛膜羊膜炎;
6) 麻醉高风险因素,如预计困难插管、困难插管史,椎管内穿刺困难
或失败史、麻醉药物过敏史,恶性高热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7) 病态肥胖。
(二)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 产妇自愿应用;
2) 经产科医师评估,可阴道分娩或经阴道试产者。
2禁忌证
1) 产妇不同意,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2) 产妇无法配合进行椎管内穿刺;
3) 存在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如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感染或损伤、
未纠正的产妇低血容量或低血压、颅内压增高、严重脊柱畸形等;
4) 对局部麻醉药或阿片类药物过敏;
5) 神经系统疾病或神经病变并非椎管内镇痛的绝对禁忌证,但在操作
前应行必要的神经病学检查并充分告知产妇潜在风险。产妇如接受抗凝
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或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增加硬膜外
/蛛网膜下腔血肿风险。需根据产妇病史、体格检查和临床症状等因素,
权衡利弊后考虑是否实施椎管内镇痛。产妇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非椎
管内镇痛的禁忌证。
三、分娩镇痛的实施
(一)分娩镇痛前的宣教和知情同意
建议开设麻醉评估门诊或分娩镇痛评估门诊,医护人员为孕产妇提供镇
痛宣教及咨询。分娩镇痛的实施应由产妇本人自愿同意,由产妇本人或
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能实施。
(二)分娩镇痛前的准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全文)为规范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保障围产期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产妇就医满意度并进一步推进舒适化医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编写《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一、分娩镇痛的目的和原则分娩镇痛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的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达到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目的。椎管内镇痛因其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安全性高,是首选的分娩镇痛方式。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仅能有效减轻产妇产痛,还能为器械助产或产程中转剖宫产提供快捷及良好的麻醉效果。本共识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包括硬膜外(epidural,EP)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