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的指南(2019)

2025-08-25 999+ 30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
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
免的, 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2009
与处理指 后出血的
诊治工作、 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 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展, 因此,
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 在
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
》 。
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 》 的基础上进行
了修订,主要参考 WHO、 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 加拿大、 美
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的临床经 国妇产科
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高危因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
盘因 原因可以
存在, 也可以互为因果; 每种原因又包括各种病因和高危因素,
见表 1
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 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
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合并贫
血、 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 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诊断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500 ml、 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 1 000 ml; 严重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h 内出血量 1 000 ml; 难治性产后出
血是指经宫缩剂、 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 需
要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 错误
低估丧失抢救时机
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和早期诊断, 而缓慢、 持续的少
量出血和血肿容被忽视
出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 因此, 最能计
出产后出血量的 妊娠量的易计
( kg) x7%( 1+40%)
(kg) x10%
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法有
(1) (2) 尿
(3) 指数法, 休克指数=缩压(mm Hg) , 见表 2
(4) 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 10 g/L, 出血量为
400~500 ml

标签: #产后出血

摘要: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9》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修订推出。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绝大多数死亡可避免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指南结合WHO、FIGO等国内外诊断治疗指南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旨在规范和指导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四大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诊断关键在于正确测量和估计出血量。指南提出了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产前保健、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等。处理方面应进行一般处理和针对原因的处理包括子宫按摩、应用宫缩剂、止血药物和手术治疗等。成分输血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应掌握输血指征。产后出血防治流程包括预警期、处理期和危重期应分别启动不同级别急救方案。

展开>> 收起<<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的指南(2019).doc

共22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