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2025-08-24
999+
1.05M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 年完整版)
一、概述
(一)定义
一直以来,国内外存在多种头晕或眩晕的定义或分类方式。在 2009
年前庭症状国际分类发表之前,国内一直沿用美国 1972 年提出的头晕分
类及定义[1],将 dizziness 作为所有头晕/眩晕症状的总称,具体分为 4
类,包括头晕、眩晕、失衡和晕厥前(状态)[1,2,3,4],其相关概念是基
于当时基础研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形成的,仅仅是根据症状进行可能的
病因诊断,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分诊和转诊患者。随着头晕/眩晕
基础研究的发展,2009 年 Barany 协会[2]首次提出了前庭症状的共识性
分类,该分类中提出前庭症状的定义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典型的由前
庭疾病(大多数头晕/眩晕类疾病)所导致的临床症状谱,对头晕、眩晕
症状界定清晰,每一类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 1972 年和既往国内的
概念有明显进步,便于临床统一界定标准[2,3,4]。但促进对上述新症状内
涵的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摸索经验。基
于目前最新的理念,本指南对头晕和眩晕的定义采用最新的概念。具体
描述如下:
头晕(dizziness):(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
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vertigo):(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
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涵盖了虚假的旋转
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
动(非旋转性眩晕)。
头晕的定义不包括眩晕性感觉,眩晕和头晕术语是明确区分的。在
患者描述的症状中,一些症状可以共存或依次出现,如眩晕合并头晕。
一个症状的存在并不排斥同时合并存在其他的症状(如患者存在眩晕的
症状,不排斥患者还可并存非眩晕性头晕)。因此,需要指出,任
何"晕"的症状都不完全具有特异性定位诊断或病因分类的作用,临床上应
避免仅根据"晕"的类型孤立片面地进行病因学诊断。
2009 年 Barany 协会首次提出的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症状外,
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2]。前庭症状国际分类目录见表 1。
详见附录。
(二)分类
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
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
的分类[1,2,3,4,5],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
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
全身疾病性和颈源性)。临床常以脑干前庭神经核为界,将前庭系统划
分为前庭周围系统和前庭中枢系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为前
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其中大部分为周围性头晕/
眩晕疾病,占 50%~70%,预后常常较好;小部分为中枢性头晕/眩晕,
占20%~30%,预后常常较差,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在头晕/眩晕疾
摘要:
展开>>
收起<<
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 一直以来,国内外存在多种头晕或眩晕的定义或分类方式。在2009年前庭症状国际分类发表之前,国内一直沿用美国1972年提出的头晕分类及定义[1],将dizziness作为所有头晕/眩晕症状的总称,具体分为4类,包括头晕、眩晕、失衡和晕厥前(状态)[1,2,3,4],其相关概念是基于当时基础研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形成的,仅仅是根据症状进行可能的病因诊断,目的是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分诊和转诊患者。随着头晕/眩晕基础研究的发展,2009年Barany协会[2]首次提出了前庭症状的共识性分类,该分类中提出前庭症状的定义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典型的...
相关推荐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
-
2025-09-02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