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诊治规范指南

2025-08-24
999+
16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心源性休克诊治规范指南
【诊断依据】
1.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原发或继发性心肌病、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具有心
肌毒性的药物中毒、急性心脏压塞以及心脏手术等病史。
2.早期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诉口干、出汗,但神志尚清;后逐渐表情淡漠、意识
模糊、神志不清直至昏迷。
3.体检心率逐渐增快,常>120/min。收缩压<10.64kPa(80mmHg),脉压差<
2.67kPa(20mmHg),后逐渐降低,严重时血压测不出。脉搏细弱,四肢厥冷,肢端发绀,
皮肤出现花斑样改变。心音低纯,严重者呈单音律。尿量 <17ml/h,甚至无尿。休克晚期出
现广泛性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以及多器官衰竭。
4.血流动力学监测提示心脏指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升高等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检查】
1.血气分析。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有关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功能检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
间,凝血因子Ⅰ,各种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3.必要时做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4.血流动力学监测。
5.胸部 X 线片,心电图,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条件允许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
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有效止痛,由急性心肌梗死所致者吗啡 3~5mg 或度冷丁 50mg,
静注或皮下注射,同时予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
(2)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深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持续心电、血
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3)氧疗:持续吸氧,氧流量一般为4~6L/min,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
呼吸机辅助呼吸。
2.补充血容量
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 250~500ml 静滴,或 0.9%氯化钠液、平衡液 500ml 静滴,最好在
血流动力学监护下补液,前20min 内快速补液 100ml,如中心静脉压上升不超过
0.2kPa(1.5mmHg),可继续补液直至休克改善,或输液总量达500~750ml。无血流动力学
摘要:
展开>>
收起<<
心源性休克诊治规范指南摘要诊断依据1有急性心肌梗死等病史。2早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后意识模糊直至昏迷。3体检心率增快血压降低脉搏细弱肢端发绀尿量少晚期有出血及多器官衰竭表现。4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心脏指数降低等异常。检查1血气分析。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检查。3必要时微循环灌注检查。4血流动力学监测。5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检查。治疗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有效止痛;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吸氧。2补充血容量:首选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在监护下补液。3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根据情况选血管扩张剂。4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制剂、拟交感胺类、双异吡啶类药物按需使用。5其他治疗:纠正酸中毒;早期用激素;纳洛酮使用;无法纠正可机械辅助循环;治疗原发疾病;酌情心肌保护。6防治并发症:呼吸衰竭持续氧疗等;急性肾衰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脑功能;防治DIC早期用抗血小板药有指征用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