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5-08-24 999+ 104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管技
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
内影像。IVUS 能够精确测定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
质,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本共识专家组依据国内外 IVUS 临床研究结果,结合国内临床应用
经验和体会,以实用为主旨,拟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操作,并提高临
床医生腔内影像学的运用和解读水平。
一、IVUS 的成像原理及器械类型
医用超声成像导管发射超声波,部分超声从组织折射返回传感器产生
电脉冲,最后转换成图像。目前可用的 IVUS 探头频率为 25~60 MHz,
IVUS 100~200 μm[1]的 IVUS 导
有 进 一 步 的 提 高 。 虚 拟 组 织 IVUS 成 像 ( virtual histology-
IVUS , VH-IVUS ) [2]、整合背向散射的血管内超声(integrated
backscatter-IVUS, IB-IVUS)[3] iMAP-IVUS [4]系均采新型
处理技术,通过功率频谱的处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运算处理不同组织
IVUS 换能器分为机械旋转型及电子相控阵型两种类型。
二、图像获取的控制及操作技术
(一)术前准备
术前应常规肝素化。如无禁忌证,在图像获取前需在冠状动脉内注射
100~200 μg
状动脉直径。
(二)导管准备
机械旋转型导管需在体外用生理盐水预先冲洗,排除保护鞘气泡
相控阵型超声导管无需排除空气在送入冠状动脉前需要
环晕伪像。
(三)图像调整
记录影像前可通过景深增益来应不同血管的管腔直径,并
整图像增加增益
图像的分辨率。
(四)导管回撤
可能入导病变远端参考管 10 mm 以外开始
量采取,以获度和斑块体积等更多
常用的撤速度为 0.5~1.0 mm/s。部分特殊病变可动回,以
细观察病变。
(五)图像分析
动回系统经算机图像技术处理后,可获动脉管腔
图像,有分析病变的度及分影像可以
冠状动脉的横截面,能够更加仔细地分析冠状动脉的管
变状
(六)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
主要包括状动脉痉挛、气栓夹层、冠状动脉闭塞心律失
文献报道此类并发发生率为 0.5%~3.0% [5,6],且与基础病变及操
作技术相
三、IVUS 图像判读
(一)正常冠状动脉
常冠状动脉的血管壁由具有不同回声组成,在
IVUS 呈现 3层代表弹力膜表现纤薄白色
带;中层无回声黑色或暗灰色代表中膜;
性的"洋葱皮"样表现代表和外膜周围的组织。血管的外膜边界
,主要是由于组织无显的回声
,IVUS 的 3 并不真正代表血管的 3 个清楚
组织学对应,为管腔-内膜交界面和中膜-外膜交界面[7]。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IVUS 通常将斑块内的回声周围代表膜周围组织的回
声进行比较确定斑块"软硬"程度。据可分为1回声斑块
也就是斑块,通常提示斑块的,斑块内的
、斑块内容物溢出血、血栓等也
回声。2)回声斑块。通常提示纤维斑块,回声
(3)高回声斑块。提化,表现为回声超过周围组织,并
方的声影。合性斑块指斑块 1 种性的组织,
其描述纤维钙化斑块或纤维脂[7]但是近年来病理学发
IVUS 斑块的回声度不能完全代表其病理学特征
摘要: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IVUS能够精确测定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共识专家组依据国内外IVUS临床研究结果,结合国内临床应用经验和体会,以实用为主旨,拟定了本共识,以期规范操作,并提高临床医生腔内影像学的运用和解读水平。一、IVUS的成像原理及器械类型医用超声成像导管发射超声波,部分超声从组织折射返回传感器产生电脉冲,最后转换成...

展开>> 收起<<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doc

共17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