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2025-08-23 999+ 37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 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
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
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该病
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酒
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
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
的证据等级共分为 3 个级别 5 个等次,见表 l,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
马数字表示。
表 1 推 荐 意 见 的 证 据 分 级
证据等级 定义
I 随机对照试验
-1 非随机对照试验
-2 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3 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实验
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对酒精性肝病诊断与治疗作出正确决
策,并非强制性标准,临床医生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
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的具体
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
方案。
一、流行病学
我国尚缺乏酒精性肝病的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
地区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饮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有
上升趋势。华北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嗜酒者在一般人群中的比例从 0.21%升至 14.3%;本世纪初,
南方及中西部省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酒人群至 30.9%~43.4%
(III)。
饮酒人群中一分嗜酒者或者饮酒量的人群出现酒精关健
问题,其中酒精性肝病是酒精所致的最常见的脏器损害。本世纪
初,南方及中西部省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成人群
体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 4.3%~6.5%(III)。酒精性肝病占同期肝病
住院患者的比例在断上升,从 1991 年的 4.2%至 1996年的
21.3%;酒精性肝硬化在肝硬化的病因构成比从 1999 年的 10.8%上升
到 2003 年的 24.0%(III)。酒精所致的肝脏经在中国成为一
忽视问题
、危险因素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
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饮酒量、饮酒年、酒精饮料品种
饮酒方、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
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致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
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会大大增加风险(III)。
而,由于个体差异较大,有研究显示饮酒与肝害的
关系并不十分明显(III)。
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成的
差异(III)。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空腹
较伴有进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III)。
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更敏感,与比,更小剂量和
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重的酒精性肝病(III)。饮用同等量的
酒精饮料,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显有常(II-2)。
种族(II-2)、遗传(III)以及个体差异(III)是酒精性
肝病的重险因素汉族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因乙醇脱氢酶
ADH)2、ADH3 和乙醛脱氢酶ALDH)2 的等因频率以及基
布不同于西方国家, 可能是中国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
于西方国家的原之一。并是所以饮酒者会出现酒精性
肝病,是发生在一小部分人群中,表明一地区群体之间还存
个体差异
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良程度相关(III)。维生
素A的缺乏或者维生素 E 水平下降可能重肝脏
(III)。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饮促使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而
和脂肪对酒精性肝病保护(III)。肥胖或体
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III)。
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起协同(III),在病性肝
炎基础上饮酒,或者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 HBV HCV 感染
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一般超过 5 年,乙醇40g/d
20g/d或2内有大量饮酒乙醇80g/d。但应
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影响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
(ml)×乙醇含(%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腹胀痛食欲不
、乏、体减轻黄疸等;随病情重,可有经精神症
蜘蛛痣、肝症状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转移酶(AST)(II-2)、丙氨酸氨转移酶
(ALT)(III)、谷氨酰转肽酶(GGT) (II-2)、总胆红素TBil)
(III)、凝血酶原时间(PT) (III)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II-2)和缺糖转铁蛋白CDT)(II-2)等指标升。其中 AST/A
LT>2,GGT MCV 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而 CDT 测虽然较
特异但临床常规展。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 4
基本恢复正常(但 GGT 恢复较慢)(II-2),有助于诊断。

标签: #酒精性肝病

摘要: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摘要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可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规范其诊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本《指南》。我国缺乏酒精性肝病全国性调查资料但地区性调查显示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量、年限、品种、方式及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营养状况等。临床诊断标准包括长期饮酒史、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血清指标升高、肝脏B超或CT典型表现及排除其他肝病。符合相关标准可诊断酒精性肝病并进一步分型。影像学检查可反映肝脏情况但难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组织病理学诊断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分类诊断报告应包括肝脂肪变、炎症、肝纤维化分级。

展开>> 收起<<
中国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doc

共5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