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

2025-08-23 999+ 553.5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 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
  循证医学证实,康复是降低卒中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卒中组
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
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卒中
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M
  卒中康复指南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证
据和基础,规范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
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
1、卒中康复管理模式——三级康复网络
三级康复网络流程见图 1。
推荐意见:
  ·M应当积极推广应用三级康复网络,实现三级康复的系统服务,使患
者享有终身康复(I 类推荐,A 级证据)。
M
  ·M急救中心内可以建立急性卒中单元,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型康复中心
应该建立综合卒中单元,基层医院和中小型康复中心可建立卒中康复单
元(I 类推荐,A 级证据)。
M
  ·M完成一级、二级康复后,推荐卒中患者通过医联体模式转入三级康
复机构继续治疗。在设定统一的康复方案的前提下,可以达到康复治疗
的同质化疗效(I 类推荐,B 级证据)。
M
  ·M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家属的陪同或参与可能是有益的(IIa 类推荐,
B 级证据)。
M
  1.1M早期康复
  推荐意见:
  ·M建议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应立即给
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由康复治疗团队提供早期康复(I 类推荐,A 级
证据)。
  ·M卒中急性期患者应尽可能最先收入卒中单元,有条件的进行溶栓、
机械开通血管等综合治疗,稳定病情后再经过康复科或康复中心评估后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和全面的康复治疗(I 类推荐,A 级证据)。
M
  ·M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给予相关的康复评定,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实施康复治疗。评价和预期结果都应告知患者及家庭成员/照顾者,获取
家庭支持(IIa 类推荐,B 级证据)。
M
  ·M卒中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后应尽早
介入康复治疗,选择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I 类推荐,A 级证据)。
M
  ·M在卒中发病 24Mh 内开始早期大量活动会降低 3月时得良好
的可能性,目前不推荐(III 类推荐,B 级证据)。
M
  ·M卒中轻到中度患者发病 24Mh 后可以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
康复训练,早期短时间、多次活动的方式是全可行的,以循序渐
进的方式进行,护条件下进行(IIa 类推荐,A 级证据)。
M
  ·M康复训练度要个体化,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耐力和心功能情
况,在条件可的情况下,开始阶段每天至少 45Mmin 的康复训练,能够
改善患者的功能,加训练度是有益的(IIa 类推荐,B 级证据)。
  1.2M复期康复
摘要: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  循证医学证实,康复是降低卒中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卒中康复指南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科学证据和基础,规范卒中康复的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1 、卒中康复管理模式——三级康复网络三级康复网络流程见图1。推荐意见:  · 应当积极推广应用三级康复网络,实现三级康复的系统服务,使患者享有终身康...

展开>> 收起<<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节选版)——卒中康复管理.doc

共31页,预览10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3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