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

2025-08-23
999+
965.5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完整版)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年发病率
为(1~27)/10 万,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
着年龄的增加而风险增加。中国人群 SAH 年发病率在各个地区也不一致,
在南部、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
一、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1.1 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推荐意见:
突发的迅速达到顶峰的剧烈头痛应谨慎鉴别 SAH(Ⅰ类推荐,B 级
证据)。
怀疑 SAH 患者应首选 CT 平扫检查,若 CT 检查阴性应行腰椎穿刺进
一步检查(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
1.2 病因筛查
推荐意见:
SAH 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是 CTA,因此建议急诊应配备 CTA
(Ⅰ类推荐,B 级证据)。不能行头颅 CTA 的患者,可依次选用增强
MRA、3D TOF MRA 检查,对于疑似动静脉畸形引起 SAH 的患者,应
加做 MRI 的 SWI 检查(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
CT 检查阴性或者可疑阳性的 SAH 患者,在脑脊液检查未能明确诊断
时,行 MRI(FLAIR 序列、质子密度成像、DWI、梯度回波序列或
SWI)检查可能是合理的(Ⅱ a 类推荐,C 级证据)。
DSA 作为 SAH 患者病因诊断的金标准,也可进一步用于评估治疗,
如介入治疗或者评估手术(Ⅱ a 类推荐,B 级证据)。首次造影阴性患者
发病 1~6 周后,可考虑再次行 DSA 检查(Ⅱ a 类推荐,C 级证据)。
1.3 诊断流程及病因筛查
急性发病疑似 SAH 患者的临床诊断流程见图 1。
1.4 严重程度评估
评估 SAH 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工具主要包括 Hunt-Hess 量表(表
1)、WFNS 分级(表 2)等。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还可进一步进行
Fisher 分级(表 3)、改良 Fisher 分级(表 4)及 Claassen 分级(表
5)等,这些评分均与迟发性脑梗死或血管痉挛有关。
推荐意见:
使用临床分级系统如 Hunt-Hess 量表、WFNS 分级等对 SAH 患者
进行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Ⅰ类推荐,B 级证据)。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完整版)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年发病率为(1~27)/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风险增加。中国人群SAH年发病率在各个地区也不一致,在南部、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一、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1.1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推荐意见: 突发的迅速达到顶峰的剧烈头痛应谨慎鉴别SAH(Ⅰ类推荐,B级证据)。 怀疑SAH患者应首选CT平扫检查,若CT检查阴性应行腰椎穿刺进一步检查(Ⅱa类推荐,B级证据)。 1.2病因筛查 推荐意见: SAH病因诊断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