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

2025-10-16 999+ 247.5KB 2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
(2017)
王东信(执笔人)王天龙(负责人)欧阳文严敏梅伟李民肖
玮穆东亮何舒婷梁新全
  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
康。手术患者合并 COPD 会使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增加,心脏、肾
脏等肺外器官并发症风险增加,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提
高、围术期死亡率增加。为了提高 COPD 患者的围术期管理质量,
特制定 COPD 患者接受非肺部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一、COPD 的定义、病理生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一)COPD 的定义
COPD 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
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吸入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和
(或)肺泡异常所致。COPD 特征之一的慢性气流受限,是由小气
道病变(如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导致
两者所起的相对作用因人而异。
(二)COPD 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COPD 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致粘液分泌
增多、气流受限和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粘液分泌增多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
咳痰。小气道炎症、纤维化和管腔分泌物增加引起第一秒用力呼气
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和 FEV1
forcedvitalcapacityFVCFEV1/FVC
降低。小气道阻塞后出现气体陷闭,可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过度充
气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吸气量下降,引起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受限
过度充气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是引起活动后气促的主要原
,气道阻塞、肺实质和肺的破坏加重,使肺
和换气能力下降,导致低症及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
可引起肺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增生、纤维化
和闭塞COPD 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而发生慢
性肺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
 慢
COPD 患者发疏松、慢性代谢综合征及心
疾病的风险增加。合并症影响 COPD 患者的围术期及预后,
进行评估恰当治疗。
)COPD 的诊断标准及分
  1. 诊 断 标 准 呼 吸 困 难 、 慢 性 咳 嗽 或 咳 痰 , 和
(或COPD 危险素暴露史的患者,COPD 诊断
诊或疑似 COPD 的新患者,必须采集详细病 COPD 要求
使后 FEV1/FVC<0.70
在持续性气流受限,相应症状和暴露史
断 COPD。
2.气流受限严重评估气流受限严重度的肺功能检查
给予至少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后
减少变异性(1)。
1COPD 气流受限严重度分基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
FEV1 值)
GOLD=Global  Initiative  for  Chronic  Obstructive  Lung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二、COPD 患者的术前评估
评估的是明确气流受限的严度、对患者健康状未来
发生风险的导围术期治疗。应方面进行评估
包括肺功能异常的存在和严重度、患者症状的性质和
性加重的病未来风险,以及存在的合并症。
(一)影像检查
断 COPD 的特异
合并症方面有作用,如呼吸系统合并症(肺纤维化、
支气管疾病)、骨骼肌肉合并症
合并症(肺心病)等,围术期应常规检查COPD 的典型胸片
。 CT 检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手术患者合并COPD会增加术后肺部、心脏及肾脏等肺外器官并发症风险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提高、围术期死亡率上升。为提高COPD患者围术期管理质量特制定此共识。共识内容涵盖COPD多方面:1定义:可预防、可治疗特征为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由吸入有毒气体或颗粒引起气道和(或)肺泡异常。2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粘液分泌增多、气流受限等导致呼吸困难、运动受限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不全还产生全身不良效应增加多种合并症风险。3诊断标准及分级: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和COPD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应考虑诊断新患者要采集详细病史确诊需进行肺功能检查。

展开>> 收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肺部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doc

共23页,预览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