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精编版

2025-08-23 999+ 152KB 5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抑郁障碍的概念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
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
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
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
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
发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
抑郁症至少有 %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 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由于抑郁症诊断概念及分类上的意见
分歧,特别是早期的研究未将单相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分开,故所报道的患病率
和发病率数字相差甚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在其建立的流行病学
查地进行调查,发现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
恶劣心境  的另一项调查表明,抑症的
终生患病率 !其中男性为 !%,女性为 ,恶劣心境为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以 ( 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
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发现患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
( 包括拿大、黎巴
的对  个体的社区调查,现各国抑症的终生患病率相差悬殊,中国
仅为 (%,而黎%;
西则为 ()*'"
 我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 
低。由于 +, +-),Ⅲ 的问世修订了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我精神病学
界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国内调查也显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
呈现上升趋势。%&的多中心全球合作研究中,上海调查表明,在综合
院内科门"。台湾、
人的抑郁症患病率也较低,台湾人群中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 (
)*",远低于其他地区韩国 于台湾地区。在对中国台湾
抑郁症患者 横切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显示,抑郁症的患病
率为 "%,农村的抑郁症发病危险率为 (!%,高于城市的 "
%,远低于西国家的患病率
 我国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
 抑郁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影响
抑郁障碍可显著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抑郁
障碍患者与抑郁障碍者相,前者对自身总评价较低,躯体
能受限程度严重。评估郁症患者社会功能项为" 年的访研究显示,
(%和 %的患者在躯体及社会功能减退。抑郁障碍相的心理会功
能损害包括:不能力下降亲子关系
重要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自伤、甚至杀害亲危险高,
郁症患者自杀与行为,((%抑郁症患者自杀
年及年人中发生率较高,认为可率的
研究自杀死亡%患者前至少合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的
诊断,其中主要是抑郁症,自杀患者的 (!%。美国的显示,
抑郁症人群中的年自杀率为  是一人群自杀
,中国的年自杀率已达   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
其是农村女性自杀率达 (( ,其中相部分抑郁障碍
所致。国最近的一项研究,(! 自杀心理,发"有精
神疾病,%为抑郁症+$
 抑郁障碍的疾病负担
%&./+的合作研究,分 年、
年各国的疾病负担。发现  年全球疾病负担的前 (位排序下呼吸
围产期疾病、腹泻+-、抑郁症,抑郁症列第 (;而在 ( 组的
 (
!(%,高居榜首;抑郁症+01,抑郁症和
自杀占 (示抑郁症、自杀/自伤是精
神障碍中致疾负担损失最大的问,应以重。研究预测,到 
抑郁症将成为心病后的大疾病负担源  年中国
((自伤,将
全部疾病(。精神障碍与名列第
,而恶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列第 (
抑郁症、自杀,以及的疾病负担加,而抑郁症是精神
  !
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带来就是经济负担
年抑郁障碍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令咋舌。美国健康费用
于治抑郁障碍,高达  亿;其中仅  亿疗费用
 亿则 是 因 患 者 致 病 或 致 残 后 所 成 的 各 种 损 失 #
-$国所调查的显示,抑郁障碍所间接损失
亿英镑总经济损失;而直接花费如住综合医院或
科医院的就诊费用及家庭看护费等,是其中少的一部分。
 们面临的任务
,抑郁障碍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个问。抑郁障碍如给予
的治能提高临床治前诊治的情况,对抑郁障碍的
体识别率较低,其是在综合医院。%& 的多中心合作研究显示,( 个不
家或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中国上海的识别率为
%,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大多数抑郁症状未引起患者、家及医生的重
大多数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而抑郁障碍引发的自杀自伤
依赖等的治疗/干预低。抑郁障碍有高复发的特性,
究显示其复发率高达 %。因此临床医分认识,及时以识别和处理,
高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同途径使们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
改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对抑郁障碍的治要有对性,
至终、全面改善消除抑郁的心症状,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作、学、生
限度少复发。时应高人群对精神健康的重意识及对精神疾
病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使患者主动
就医治。全社争取抑郁障碍的防治,高患者的治
患者的生活质量,低疾病
抑郁障碍的危险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在有的病例中某方面
于抑郁障碍的发生起到重要的,甚至是性的作,而在另一病例中
对于抑郁障碍的发生共同产。认识抑郁障碍发生的
对抑郁症的防及到早期识别,对性的治疗措施并
断患者的后。应意,抑郁障碍所情绪往往又会促发其他精神
和躯体障碍,而后者加重抑郁症状或使抑郁障碍的治
 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
 遗传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遗传素研究发现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
群。血缘关系发病一致率越高,父母兄弟子女发病一致率为 %,
堂兄弟姐妹(%。双生研究发现双双生的发病一致率 %,单
双生为 "(%;寄养子研究发现患者的父母患病率 %,养父母
%,遗传起重要作在抑郁症患者的调查中发现
!%的患者有遗传倾向,以上的患者可有抑郁症家
因此抑郁症患者的,特别是一级亲属发生抑郁症的性明显高于一
群。于其遗传方式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多遗传
 性别因
成年女性患抑郁障碍的例高于男性,其。性别差的原因可
与性激影响、男女心理社应激的不以及对应激的行为
。女性往往较男性生活到应激多,常处于
缺乏。另后由于内分引起抑郁
障碍。
 儿童期的
儿童期的不成成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重要。调查发现,
些经与成年后患抑郁症关系密切其是在学
前期;②儿童缺乏儿童期由于父母父母
居两地、由于作或其他原因使儿童本父母处或全
幼儿园③儿童虐待,特别是性虐待④儿期的其他不
期生活于相对封闭境、过分严常的社

特征中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动等特质的个体发生抑郁障碍。
体表现为过分虑及或表
求完美,道谨小慎微,过分和人际交往
过分于社;或表现为持虑;或
在社合过分别人指绝;或在生活风格
与人密切交往的社职业活动等。
( 心理社
摘要: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1抑郁障碍的概念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临床表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障碍主要包括:抑郁症、恶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症、脑或躯体疾病患者伴发抑郁、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伴发抑郁、精神病后抑郁等。抑郁症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此时应诊断为双相障碍。2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2.1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

展开>> 收起<<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精编版.doc

共57页,预览18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5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