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28页】

2025-08-23
999+
1.99MB
2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版)》是在国内外相关指南(如美国IDSA指南2010、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指南2012、欧洲ECIL4指南2013)相继更新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更新的。2016版指南对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定义进行了更新如口腔温度单次测定由383调整为380。该指南描述了中国血液病患者粒缺伴发热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特征指出粒缺伴发热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生率高感染部位不明显发热往往是感染唯一征象且病原检出率低。指南强调了患者风险评估和耐药评估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危险度分层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耐药菌。在治疗方面指南提出了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策略包括升阶梯和降阶梯治疗以及经验性用药的选择原则。同时指南还规定了抗菌药物调整、疗程及预防应用的建议为临床提供了全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