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5-10-16
999+
25.5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摘要
手术是慢性便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的重要环
节。本共识针对慢性便秘围手术期所关注的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式
选择、术后处理及术后随访等临床问题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旨在规范慢
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流程,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手术是慢性便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围手术期处理是慢性便秘患者
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规范我国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由中
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
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召集
国内本领域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
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经验,经过多次讨论,现针对符合手术指征的
慢性便秘患者围手术期所关注的临床问题,包括术前评估、术前准备、
术式选择、术后处理及术后随访等,给出了详细的推荐等级(包括强烈
推荐、推荐和建议),旨在规范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流程,减少并发
症,提高疗效。
一、术前评估
1.病史询问(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详细地询问病史,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起病因素进行判断,了解患者术
前是否进行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其他非手术治疗。应详细询问患者与便
秘相关的症状、病程、饮食、排便习惯、胃肠道症状、伴随症状、药物
使用等情况。
2.体格检查(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包括腹部检查和肛门直肠指诊。腹部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腹部压痛 、
腹部包块或腊肠样包块等。肛门直肠指诊是体格检查中的重点,不仅可
了解患者直肠内有无新生物等器质性疾病,还可对肛门括约肌和耻骨直
肠肌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也可作为不协调性排粪或需要肛门直肠压力测
定、肛门肌电图检查的初筛指标。
3.结肠镜检查(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结肠器质性疾病如肿瘤,会伴有便秘症状。电子结肠镜可以明确患者是
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尤其对年龄≥40 岁的慢性便秘初诊患者,建议术前
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于怀疑有结直肠肿瘤而不愿意或不能耐受电子结
肠镜检查者,可采用粪便基因检测进行筛查[1]。
4.钡剂灌肠检查:(推荐等级:推荐)
可了解结肠的形态和行走情况,对诊断巨结肠和结肠冗长具有重要参考
价值。且对于无法耐受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采用钡剂灌肠判断是否存在
肠道器质性病变。
5.结肠传输试验(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是检查结肠传输功能的重要方法,对明确患者发病原因、评价胃肠运动
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评估治疗效果均有重
要意义。结肠传输试验的主要方法有不透 X 线标志物法、氢呼气试验和
闪烁荧光示踪法。
不透 X 线标志物法在慢性便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必要时术前
可完成 2 次或 2 次以上该检查,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也能指导
手术切除结肠的范围。氢呼气试验法和闪烁荧光示踪法国内目前很少开
展[2 3]⁃。
6.排粪造影(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是评估模拟排粪过程中直肠和盆底活动的影像学检查,能同时观察直肠
的形态结构和排出功能异常。常用的排粪造影包括 X 线排粪造影和磁共
振排粪造影。X 线排粪造影符合生理,且简单、方便、价廉,具有较高诊
断价值,三重和(或)四重排粪造影可了解排粪过程中直肠周围脏器和
标签: #便秘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1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摘要手术是慢性便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的重要环节。本共识针对慢性便秘围手术期所关注的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式选择、术后处理及术后随访等临床问题给出了详细的推荐,旨在规范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流程,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手术是慢性便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围手术期处理是慢性便秘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规范我国慢性便秘围手术期处理,由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肠疾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临床指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召集国内本领域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循...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