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2025-10-15 999+ 99.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1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进展
随着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改变,肥胖人群比例急剧攀升,已逐渐成为 21
世纪困扰人类的重大医学难题。截至 2014 年,全球肥胖人数已超过 6 亿,
而中国已成为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超重人
数已达 3.25 亿,肥胖发生率上升至 12%。1974 年,Weisinger 等首次报
道了严重肥胖患者伴有大量蛋白尿,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到肥胖对肾脏的损
害,即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现今,ORG 已成为慢性肾脏疾病
(CKD)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已成为 CKD 的重要独立
危险因素。
发展趋势
多项研究数据显示, 经肾活检确诊的 O R G 检出率从 1986—1990
间的 0.2%逐渐上升至 1996—2000 年间的 2.0%,并在 2001—2015 年间
上升至 2.7%。这些数据表明,由肥胖引起的肾脏损伤正以几何指数增长,
然而中国的 ORG 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却相当有限。由于中国肥胖人群巨大,
多数患者未进行尿检,故实际 ORG 患者群可能更大,无疑 ORG 的未来发
病率将进一步增高。
临床特征
目前,针对亚洲患者 ORG 诊断依据包括:肥胖患者[体重指数
(BMI)≥28(kg/m2)]在持续蛋白尿,肾活检下发现肾小球肥大,伴或
不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电镜下可观察到上皮细胞足突融
合,排除其他肾脏疾病方能诊断。由于 ORG 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因此
ORG 临床诊断并非易事。ORG 一般多见于青年性,起病隐匿,以非大量
蛋白尿(3.5 g/d)伴或不伴肾减退要特征;使患者出现大量
蛋白尿,以无水肿、蛋白血症和典型肾病不相的高脂血症
为特征;ORG 患者的蛋白尿稳定且缓慢进其中有 10%~33%的患
者可发终末期肾病(ESRD),并与肾小球FSGS 或肾小球硬化的
比相关。正因为 ORG 在这些临床特,临床上 ORG 与表现为典型肾病
发性 FSGS 应加区别(表 1)。
发病机制
ORG 涉及系列复杂的发病机制脂联、瘦、抵抗
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系统、炎症和氧

标签: #肾病

摘要:

随着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改变肥胖人群比例攀升肥胖相关性肾病(ORG)逐渐成为重大医学难题。截至2014年全球肥胖人数超6亿中国肥胖人数最多。1974年人们开始认识到肥胖对肾脏的损害现今ORG已成为慢性肾脏疾病(CKD)重要组成且是CKD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数据显示经肾活检确诊的ORG检出率不断上升但中国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有限未来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ORG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多见于青年男性起病隐匿一般以非大量蛋白尿伴或不伴肾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治疗方法包括:降低体重和蛋白尿主要措施是阻断RAAS以及减轻体重;纠正胰岛素抵抗;线粒体靶向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随着ORG发病率上升建立专病门诊和培养专业医护团队进行管理、宣教是遏制其发病率继续攀升的有效措施。

展开>> 收起<<
2021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进展.doc

共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