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护理配合

2025-10-15
999+
16.5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键词】医学影像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一种人工
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它通过高性能
计算机结合了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微侵袭神
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于 2004 年 3 月从德国 BrainLab 公司引进了
一套 Vector VisionⅡ 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至 2004 年 12 月已开展
各类神经外科导航手术 66 例,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要点及体
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 年 3 月~2004 年 12 月共进行神经外科导航手术 66 例,其中男 38 例,
女 28 例,年龄 9~75 岁。病灶性质:胶质瘤 26 例,垂体瘤 18 例,脑膜瘤 14
例,血管瘤 4 例,斜坡肿瘤 4 例。
2神经导航系统简介
神经导航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或影像导向外科,它根据肿瘤在头皮的
投射,准确地设计手术入路,引导医师避开脑部的重要功能区,选择最佳入刀
口并缩小手术范围,术中能一直自动地提示目前手术操作的位置与病变的空间
位置关系,以最小的损伤彻底切除肿瘤[1,2]。
神经导航系统组织[2]:(1)计算机工作站、Unix 操作系统、手术导航
软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像资料);(2)红外线定位系统:包括红外线发射装
置和红外线接受器及定位工具(如探头、标准手术器械、参考定位架等);
(3)三维数字转换器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
3护理配合
3.1术前准备
3.1.1心理护理
由于多数患者对神经外科导航这一新技术、新设备不了解,对导航的优点
持怀疑态度,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
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积极介绍导航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此类手术的特点和优
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解除其思想包袱,帮助他们树立对手术的
信心,使其能积极地配合各项操作和检查。
3.1.2器械准备
包括常规开颅手术器械、神经外科显微器械、颅内蛇形牵开器、显微镜、
磨钻、头架及导航系统手术器械。导航棒、参考架、识配器应放在经高压消毒
的专用器械盒内,反射球需经环氧乙烷消毒,术前检查导航仪的性能是否完
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1.3空间设置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应安排在较大手术间进行,布局要合理,设备与人员布
局应定点定位。红外线定位系统摆放于手术床头,高清晰度显示器置于手术床
尾,以利于术者观看。校对红外线定位系统的角度及距离,使其与参考架之间
无屏障[3]。手术医生位于患者的头端,麻醉机安放于手术医生的斜对面,器
械车、器械护士在床醉师对侧,手术托盘置于患者躯干上方,双极电凝器、磨
钻、吸引器安放在手术医生左右侧,显微镜显示屏安放于助手医生的对面。
3.2手术配合
3.2.1开颅前准备
根据不同手术部位选择合理舒适的手术体位,患者取平卧头侧位或 90°侧
卧位,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 15°~30°;应用头架钢钉固定患
者头部,确保手术操作中头部稳定;对受压部位加以棉垫保护,防止术后压伤
发生;适当约束患者肢体,防止体位变动或坠床。
协助医生在头架上戴未消毒的参考架,确保头架与参考架固定稳妥,绝不
能有丝毫移动和偏差。再调整红外线发射器面对参考架并相距 2~3m,在参考
摘要:
展开>>
收起<<
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2004年引进VectorVision型系统至12月已完成66例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现将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3月12月共进行66例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包括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等多种病例。2系统简介:神经导航系统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能根据肿瘤在头皮的投射设计手术入路引导医师避开重要功能区彻底切除肿瘤。系统由计算机工作站、红外线定位系统、三维数字转换器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组成。3护理配合:术前准备:包括心理护理、器械准备和空间设置。手术配合:涵盖开颅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要点。器械消毒与保养:导航系统仪器设备精细术后养护重要。4小结:计算机导航系统实现了准确性、灵活性、微创性及快速性的统一。手术室护士应积极适应提高素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