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025-10-15 999+ 77.5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资中县人民医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
二○一三年
(一) 腰椎穿刺
一、 适应症
1、 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占位性病变,做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和进行脑脊液常
规和生化测定。
2、 鉴别脑震荡、脑挫伤和颅内血肿。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用于诊断、减
压及引流。
3、 出血性脑血管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变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 颅脑手术后检查颅内压及进行脑脊液化验。
6、 脊髓病变,行腰椎穿刺检查,了解脑脊液动力学情况,明确脊髓腔有无梗
阻及梗阻程度。
7、 特殊检查,如脊髓造影和核黄素脑池扫描等。
8、 椎管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等。
9、 某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 禁忌症
1、 凡有脑疝征象(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去皮质强直、呼吸抑制等)者,属绝
对禁忌。
2、 临床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存在视盘(视乳头)水肿,颅骨 X 片或 CT 扫
描提示有显著颅内压增高者。
3、 穿刺部位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者,腰椎穿刺造成椎管甚至颅内感染。
4、 开放性颅脑损伤或者有感染的脑脊液漏,腰椎穿刺时放液可造成颅内逆行
感染。
5、 穿刺部位的腰椎畸形或骨质破坏者。
6、 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或濒于休克者,或躁动不安不能配合者。
7、 上颈段脊髓占位性病变,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时,腰椎穿刺术后易出现病情
恶化,甚至呼吸停止。
三、 术前准备
1、 术前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与必要性,减少其顾虑,取得合作。
2、 做局部麻醉药皮内试验。
四、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床面平保持姿势,病人头与身线
躯干背面应与检查直,头部向胸腹使
背弯,椎增大大程度。如病人协助以维
持体位。
2、 穿线线4 腰
般选取腰 3-4或4-5 椎间隙进行穿刺。
3、 消皮肤,
4、 局麻。于穿刺间隙做一皮直刺浸润皮下及深层组织。
5、 进定的腰椎拇指紧按住穿
针尖由穿刺直脊向头侧针尖遇到骨质时穿方向
深浅调节当针尖穿韧带脊膜时,可感阻力突然
蛛网膜下腔,取出有脑脊液无脑脊液出,可穿
针捻转深浅调节缓慢将针退有脑脊液顺利滴出。
脊液出,可穿刺针退出皮下,调整方向后,行刺
6、 测脑脊液上测压管,病人完全放呼吸,
稍伸直,双下半屈位,进行测压,压。如压力高时,不可
脑脊液,将针拔出,取压力管中的脑脊液做细胞计数和生化测定。如压力不
高,可缓慢放出要量的脑脊液,放液后侧压。
7、 将未污针芯插入穿出。局部菌纱布
布固定。
8、 穿刺后人去高 4-6h液经穿
孔漏膜外颅内压导致腰椎穿刺后头
延长平卧时并酌情对症处理
、 注意事项
1、 测压前,病人头部应与身线,全身放呼吸,头颈部及腰
部不应弯曲以免静脉静脉使压力呈假象增高。
2、 测脑脊液上升过快,可用手指按住测压管使柱缓慢
针芯脑脊液出,提示压力测压,
测压,并立即静脉滴注 20%甘露醇
、 手术后并发
1、 感染。
2、 脑疝。
摘要:

资中县人民医院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二○一三年(一)腰椎穿刺一、适应症1、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占位性病变,做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和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测定。2、鉴别脑震荡、脑挫伤和颅内血肿。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用于诊断、减压及引流。3、出血性脑血管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变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颅脑手术后检查颅内压及进行脑脊液化验。6、脊髓病变,行腰椎穿刺检查,了解脑脊液动力学情况,明确脊髓腔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7、特殊检查,如脊髓造影和核黄素脑池扫描等。8、椎管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等。9、某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二、...

展开>> 收起<<
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

共15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