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管理

2025-10-15 999+ 34.5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2013)
生命体征的维护
心电图,无创血压、有创连续动脉压、、肝肾功能、血尿渗透压,凝血功能
及外周氧饱和度等监测,依结果及时调整系统性治疗目标及方案。
神经功能监测
1.神经系统查体及评分
对神经系统的一般反应、瞳孔状况、颅神经反应、运动感觉、生理反射及病理
反射等进行系统查体,评估评分。
2.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实物及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有创颅内压监测脑室内置管
是目前的金标准,监测的时程一般不超过 14d,颅内压增高的治疗阈值为>20。
颅内压监测的适应症:
(1)颅脑损伤
①评分 3-8 分及头颅扫描异常(有血肿、挫裂伤、脑肿胀、脑疝或基底池受压);
②评分 3-8 分但头颅无明显异常,如年龄>40 岁,收缩压<90 且高度怀疑有颅内
病情进展;
③评分 9-12 分,如有颅内压增高之可能,必要时进行监测;
(2)有明显意识障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脑出血以及出血破入脑室系统,
需要脑室外引流者。
(3)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监测。
(4)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如合并顽固高颅压者,可以进行
颅内压监测并脑室外引流辅助控制颅内压。
脑灌压()监测
重型颅脑外伤治疗建议脑灌注压不宜超过 70,并避免低于 50,对脑血流、脑氧
及脑代谢的辅助监测也有利于脑灌注压的管理。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颅内压可随体位改变、咳嗽、躁动或压迫颈静脉、拍背、吸痰、鼻饲等护理操
作而暂时性上下波动,其中以压迫骨窗对颅内压影响最明显。因此:
①护理过程中将患者床头抬高 30°;
②各治疗、护理操作时应动作中进行,有效减少护理操作对颅
内压的影响;
保持躯干呈轴线过增静脉来降低颅内压。
脑血流()监测:
常情况下脑血流为 45-65100,脑血流下降会导致蛋白障碍以及无氧酵解
的增。脑血流脑灌注压呈正比关脑血管。低血压或者脑
血管力增加直接导致脑血流下降后的脑血或者脑梗死
目前经颅多普勒()是广泛使用的方之一。
神经影监测
发展的术对围手术监测奠定了良好支持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控制策略
病理情况下目前为 5-20 是颅内压合理围,合理控制颅内压对减少高颅压和
低颅压导致发性脑损伤关键
1体位:头位抬高 30°,保持躯干轴线静脉来降
颅内压;
2避免低血压和低有过或监测等监测血流动力,避免脑
低灌注引的脑血以及续颅内压增高;
3控制高血压,对于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保证脑灌注压的情况下,合理
的控制血压,避免过度脑血流灌注增颅内压,增加再出血和血肿扩大风险
4管理重症患者气道严密监测血障 2>80,2>95%,维2
30-35 为
5控制体水平度低体低脑代谢,必要时进行
治疗。
(6) 必要时措施保持患者静评分于 3-4 分为
7行脑室型头监测者,可以根据颅内压过脑室外引流
控制颅内压;
8渗透性治疗,对于肾功能,高颅压不控制而脑肿明显者,建议血
压目为 300-320年患者及肾功能容易
标为 290-300,透性治疗可选用甘露醇甘油蛋白甚至辅助以利尿
9如颅内压续性增高应及时查头颅以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必要
时手术干预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镇痛
(一)、目的
神经外科重症及术患者疼痛、躁动和兴奋可引血压增高,心
这些都会加再出血、颅内压增高,脱落伤等风险
()、疼痛与镇静程度评估
评估疼痛强度最常数字评分(),即“十法”
疼痛量表
静评分系统有评分,静躁动评分()等。
()镇痛与镇静实
1.4 分的患
痛药阿片类止痛药
2.静治疗期评分或评分可3-4 分。
3.建议应用短效反应可控的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
托咪定
4.酚起(30-60S)(期 2.5)
利于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有脑血流,低颅内压、低脑氧代谢
5.咪达唑仑起效迅速低颅内压和脑代谢的作,且能癫痫抽
阈值,期应蓄积的可能,且感者可致成瘾
6.右美托咪定同镇痛减少阿片类药
静的时维患者意识,利于患者病情变,其对
利于神经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撤离
7.静脉镇痛镇物应逐渐加剂量致所需的终点均存在
程度的制及导致患者血压下,脑的低灌注是神经重症患者的
所以要适控制剂量,实时监测患者的吸、血压情况。
8.特殊情况镇痛镇静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静可以低顽固性颅内高
压,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压增高等,增动脉瘤出血的
因此需镇痛氟哌啶醇时治疗谵妄首选物,但
律失常的危险
1.查找造成患者疼痛或各不适的因,可能清除这些
2.对患者进行镇痛镇果的主客观进行评记录
3.做好患者腔等基护理,助建立正常的睡眠周期;
4.对患者的刺激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1.营养评估
体重减轻重程度,既往营养摄入,并发病,胃肠功能等;
2.营养途径
①、经胃肠道营养补给符合生理需,时优选途径
②、对需要间肠营养的患者(>4 周),可以使
胃造
③、营养不能目标,可与肠合;
中、动脉瘤的患者清醒后 24 时内,有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
估的情况下,不能患者进包括物;
吞咽功能受损的患者,推荐吞咽困难康训练
3.开始营养治疗的时
24-48 争取48-72
目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72 时内予足够营养支持可以改预后
4 能目标
①重症患者应期可20-25;
摘要: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涵盖多方面内容:生命体征维护方面需监测心电图、血压等多项指标依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神经功能监测上进行神经系统查体评分开展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颅内压增高治疗阈值为20还介绍了监测适应症及多种颅内压控制手段。镇静镇痛管理明确了目的意义介绍了疼痛与镇静程度评估方法给出镇痛与镇静实施建议包括药物选用、剂量控制及特殊情况处理等。营养治疗中要进行营养评估选择合适营养途径确定开始营养治疗时间、能量供给目标、营养支持速度并注意护理要点。并发症处理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依据多项指标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围手术期癫痫要依发作类型选药癫痫持续状态需及时用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要识别高危因素采用物理、药物预防。消化系统管理要做好应激性溃疡预防。此外神经外科重症管理还涉及伦理学问题包括患者决定权代理、医护人员态度责任及沟通方法等。

展开>> 收起<<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doc

共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