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

2025-08-23 999+ 26.5KB 2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最新: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后,大众对于分娩有了更理性的思
考,不再盲目选择剖宫产。这些分娩理念的悄然改变,带
动了更多的分娩照护需求,加剧了我国助产士数量不足、
实践能力不足和执业的困惑。而这些“不足”和“困惑”不仅影
响分娩照护质量,也使原本就不足的助产服务资源进一步
匮乏,进而影响母儿的健康和安全[1]。
  WHO 2015 年制定和发布了《妊娠、分娩、新生儿
保健指南》,旨在更新和规范各项操作,涵盖了孕产妇照
护和新生儿保健的基本临床技术。2020 年,中华医学会妇
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全
国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
2],给出了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来自不同收入等级
国家的循证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积极实
践并正规注册的助产士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效合作,可以迅
速、持久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正常分娩率和产妇生命质
量。基于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和促进自然分
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分析我国正常分娩
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正常分娩指南》中提出的关于
正常分娩新的证据,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
(以下简称本《指南》)。本《指南》的服务对象是不同
医疗机构的助产人员,目的是指导其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
中相关理念的传播与技术的应用。
  本《指南》所指的正常分娩是指妊娠 37 ~41 +6
的孕妇自然临产,产程进展正常,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
且分娩后母儿状态良好的分娩[3]。
一、总产程及产程分期
  分娩是整个生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
  总产程:即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胎儿胎
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分为 3个产程阶段。
  1.第一产程
  又称子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至宫口完扩张
即宫开全(10 cm)。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逐渐增
的子宫收,持30 s 以上,间歇 5~6 min,同时
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第一
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从规至宫
扩张<5 cm活跃期是指从宫口扩张 5 cm 至宫开全
4]。潜伏延长产妇>20 h产妇>14
h5]。活跃停滞活跃期以宫口扩张 5 cm 标志
当破膜且宫口扩张≥5 cm 后,如果正常,宫口停止扩
张≥4 h 诊断活跃停滞;如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
6 h 诊断活跃停滞
  2.产程
  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开全至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对于产妇,如未椎管内镇痛,第产程3 h
产程延长;如椎管内镇痛4 h 诊断。对
产妇,如未椎管内镇痛2 h 诊断产程
延长;如椎管内镇痛3 h 诊断
  3.产程
摘要: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后分娩理念变化导致助产士数量与实践能力不足影响分娩照护质量与母儿健康。WHO发布相关指南以更新规范操作中华医学会也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基于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服务对象为助产人员旨在指导其传播与应用相关理念技术。正常分娩指妊娠3741周6的孕妇自然临产、产程正常、胎儿头位自然娩出且母儿状态良好。总产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产程为子宫颈扩张期又分潜伏期和活跃期;第二产程为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为胎盘娩出期。该《指南》对各产程的评估及照护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一般照护与专科照护强调非药物镇痛并指出分娩后2小时内需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全面评估与照护。

展开>> 收起<<
最新: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doc

共20页,预览6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0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