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2025-10-15 999+ 68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
2010 年版)
一、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 一 诊 断 为 大 脑 半 球 胶 质 瘤 ( ICD-10 :C71/D43.0-
D43.2
行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ICD -9-CM-
3:01.52-01.5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依病变所在部位及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
肿瘤体积增大或周围水肿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
头痛、恶心、呕吐等;肿瘤位于大脑半球,位于功能区或
其附近,可早期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1)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有人格改变和记忆力减退
如反应迟钝、生活懒散、近记忆力减退、判断能力差;亦
可有脾气暴躁、易激动或欣快等;
2)癫痫发作:包括全身性及局限性发作。发作多由
一侧肢体开始的抽搐,部分患者表现为发作性感觉异常;
3)锥体束损伤:肿瘤对侧半身或单一肢体力弱渐瘫
痪。病初为一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继而病变对侧腱反
射亢进、肌张力增加和病理反射阳性;
4)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皮质觉障碍,如肿瘤对侧
肢体的关节位置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体感觉等
碍;
5)失语和视野改变:如肿瘤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
部和颞枕叶深部,可出现相应表现。
2.CTMRI
CTMRI 检查显示病灶不增强,CT 扫描通常表现为低
密度MRI T1 加权像为低信号;一些恶性胶质瘤表现为
可被强化,T2 加权像为高信号且范围超过肿瘤的边
母细胞形增强,中坏死
MRS磁共振fMRI)、正电子计算机
显像(PET )、散 张 量 成 像 ( DTI )、
DWI)、脑图(MEG)、脑图、生理等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
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诊断为大脑半球胶质瘤,有颅压增高症状或局
灶性症状者需手疗,方法为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
2.I-II
虑手疗:
1)临床和获得确切诊断的患者
术活检或部分切除以确立诊断;
2)肿瘤大或显,有导致的可能;
3难治性癫痫;
4)为迟辅助性疗及其对
龄小5的患);
5)对于大多数侵润的大脑半球胶质瘤外科
无法治愈些肿瘤中多数不能条件允许
情况尽量切除肿瘤可改善预后。
3.风险较大者(高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
病),家属交待术,应
告知风险签字手续并予严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C71/D43.0-D43.2
脑半球胶质瘤病编
2.
、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
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
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图、X线平片
4)头颅 CT
5)头颅 MRI
摘要: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脑半球胶质瘤(ICD-10:C71/D43.0-D43.2)行幕上开颅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ICD-9-CM-3:01.52-01.5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依病变所在部位及性质不同而表现各异;肿瘤体积增大或周围水肿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

展开>> 收起<<
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doc

共9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9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