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一)

2025-10-14 999+ 12.61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
【关键词】心身疾病;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关键词】心身疾病;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心身疾病的患病率逐
年升高,其以惊人的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冲击和改变着疾病谱和死亡谱。据一些发达国家的
调查,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略高于 1/3 的是躯体疾病,不到 1/3 的是神经症,其余 1/3 是心身
疾病。国内研究提示心身疾病的患病状况不容忽视,如上海的调查显示:心身疾病占门诊
33.2%;北京调查,心身疾病占门诊量的 40%;上海心血管科和内分泌科的心身疾病分别高达
60.3%70.4%。目前,我国心身疾病患者多在内科就诊,医生一般容易忽略患者心理神经因
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其治疗和预后,因此大力开展对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
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心身疾病概念的狭义与广义之分
1.1 心身疾病的概念所谓心身疾(psychosomac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与精
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疾病的表现(冠状动脉硬化)或确定的病理生理
基础(如偏头痛),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2 心身疾病概念的界定心身疾病可按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以界定。狭义 :因社会
理因素而引起的躯体疾;广:了狭义界定的内容之外,还含有两层界:1虽然
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但心理应激作为第二位的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
着重要作用;2)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但却表现为躯体症状,如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
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的"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即那些具有明显躯体
状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虽然一些学者认为,狭义的界定便于临床操作,但实际上
广义的概念更吻合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它包含了
社会因素所致的疾病以及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 ,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紧张性头痛
皮肤瘙痒症、肿瘤荨麻疹等
2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及诊断
2.1 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可概:(1)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要或重要的作用;(2)生物或躯体因素是些心身疾病发生和发
展的基础,心理社会应激往往起到""作用;(3机体的个性特征是心身疾病的易患素
质;(4)心身疾病以躯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一般有比较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物神经统支统或器官;(6)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应
用心身综合治疗能收效果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对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评估,如在疾病诊断过程中
史这一步中,不患者的心理、躯体、社的现状作出评,还对个体
过程中的有意义事件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业成,人际
量化研究,特别关心个体的认知评价。目前,界对心身疾病的诊断成共
认为临床上应从躯体、心理及相关社会因素进多方、多层、多维度,以作生物
体的"器质性疾"社会心理""诊断得注的是社会心理
因素直接影响躯体疾病的病程、治疗疗、病情演变及转
2.2 心身疾病的诊断心身疾病的诊断包1.生物学诊断。用一般体格检查和辅助仪
查(如心胸片胃镜超声检查、病切片等),以便确定病变的位和性质 ,明确
患者躯体疾病的诊断。2.精神状的诊断。有别于一般内科疾病诊断,要包:(1)
常采Zung 焦虑自评量表Zung 氏抑郁自表、综合医院焦虑自评量表
克抑郁问卷等评估表,了患者的情绪并注意患者情绪与不良情的表
摘要:

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增强心身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以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冲击和改变着疾病谱与死亡谱。发达国家调查显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心身疾病约占13国内上海、北京调查显示心身疾病占门诊量比例较高心血管科和内分泌科比例更高。我国心身疾病患者多在内科就诊医生易忽略心理神经因素对发病的影响故大力开展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狭义指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除狭义内容外还包含生物因素引起但心理应激起重要作用的器质性病变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却表现为躯体症状的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基本特征包括: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作用关键;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基础;个性特征是易患素质;以躯体病变为主;多发生在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心身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诊断包括生物学、精神状态及生物学和精神因素的相关诊断临床上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分析作出双向诊断。

展开>> 收起<<
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一).docx

共2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2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