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8)

2025-10-13 999+ 28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18
年第 109 号) 2018 11 06 日 发布
  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诊疗特色和优势,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落
实《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相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组织制定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1.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附件 1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技术指导原则
证候(简称证)是对疾病(泛指非健康)发展到一定阶段
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证候类中药新药是指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
研究
更详实具体的技术标准。
一、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来源及基本要求
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处方应来源于临床实践,符合中医药理
定材料。
证候类中药新药立项开发时,应注意评估与已上市同类药
品的临床价值差异,以明确其是否具备临床开发价值。
二、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定位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应定位于消除、改善或控制具有内在
证候改善达到疾病治疗等目的。
三、证候类中药新药的证候诊断
拟开发新药的中医证候确定应有与之相关的临床实践基
础,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可以参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团
表,并可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客观诊断指标。
四、证候类中药新药的基本研究思路及试验设计
(一)基本研究思路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可有多种模式中医证候
西
西
定。
1.单纯中医证候研究
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适应人进行研究,
摘要:

关于发布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摘要2018年11月06日为发扬中医药优势完善中药技术评价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该原则旨在为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及评价提供基础性指导并随研究深入进一步丰富。证候类中药新药指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新药其处方应源于临床符合中医药理论。申请临床试验时需提供充分的人用历史证明性文献材料。新药临床可定位于消除、改善疾病症状或通过证候改善达到治疗目的。证候诊断应有临床实践基础可参照相关标准制定。研究模式多样均需明确界定证候动态变化规律。设计时需合理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确证性研究应遵循随机、双盲等原则。同时要根据药物特点和前期信息合理设置观测时点及疗程科学设计随访。有效性评价应采用公认标准重视临床价值评估。安全性评价需结合疾病检查与安慰剂或阳性药对照。此外通告还强调了信息采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并规定了研究人员资质和说明书撰写原则。

展开>> 收起<<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8).doc

共11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