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中医儿科学常用方剂

2025-10-12
999+
22.0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医儿科学常用方剂
A
安神定志灵(《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 黄芩 连翘 决明子 醋柴胡 广郁金 全
当归 炙龟甲 钩藤 益智 远志 天竺黄 石菖蒲
B
八珍汤(《正体类要》)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栀子 甘草 木通 大
黄
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 六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连翘 莱菔子
保元汤(《博爱心鉴》) 黄芪 人参 肉桂 甘草
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藿香 半夏 生姜
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 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牡丹皮 泽泻 牛膝 鹿
茸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 人参 白术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补天大造丸(《医学心悟》) 人参 黄芪 白术 当归 酸枣仁 远志 白芍 山药
茯苓 枸杞子 大熟地 河车 鹿角 龟甲
C
柴胡葛根汤(《外科正宗》) 柴胡 天花粉 干葛 黄芩 桔梗 连翘 牛蒡子 石膏
甘草 升麻
菖蒲丸(《医宗金鉴》) 人参 石菖蒲 麦门冬 远志 川芎 当归 乳香 朱砂
除湿胃苓汤(《外科正宗》) 防风 苍术 白术 赤茯苓 陈皮 厚朴 猪苓 山栀
木通 泽泻 滑石 甘草 薄桂
D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黄柏 知母 熟地黄 龟甲 猪脊髓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白芍 阿胶 龟甲 生地黄 麻仁 五味子 牡蛎 麦冬
炙甘草 鳖甲 鸡子黄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生姜 牡
丹皮 山栀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黄 竹叶 木通 甘草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 当归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涤痰汤(《奇效良方》) 石菖蒲 天南星(姜制) 半夏 枳实 橘红 茯苓 人参
竹茹 甘草
定痫丸(《医学心悟》) 天麻 川贝母 胆南星 半夏 陈皮 茯苓 茯神 丹参 麦
冬 菖蒲 远志 全蝎 僵蚕 琥珀 辰砂 竹沥 姜汁 甘草
丁萸理中汤(《医宗金鉴》) 丁香 吴茱萸 党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都气丸(《症因脉治》) 熟地黄 山茱萸 五味子 山药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独参汤(《十药神书》) 人参
E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 橘红 白茯苓 炙甘草 生姜 乌梅
二至丸(《医便》) 女贞子 旱莲草
F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防己 甘草 白术 黄芪 生姜 大枣
肥儿丸(《医宗金鉴》) 麦芽 胡黄连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连 使君子 六神曲
炒山楂 炙甘草 芦荟
附子理中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大附子(炮,去皮、脐) 人参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附子 大黄 黄芩 黄连
G
甘草小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甘草 小麦 大枣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 飞滑石 淡黄芩 茵陈 藿香 连翘 石菖蒲 白豆蔻
薄荷 木通 射干 川贝母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
固真汤(《活幼心书》)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黄芪 附子 肉桂 山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瓜蒌 薤白 半夏 白酒
归脾汤(《正体类要》)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人参 生姜 大枣
H
河车八味丸(《幼幼集成》) 紫河车 地黄 牡丹皮 大枣 茯苓 泽泻 山药 麦冬
五味子 肉桂 熟附片 鹿茸
琥珀抱龙丸(《活幼心书》) 琥珀 天竺黄 檀香 人参 茯苓 粉草 枳壳 枳实
朱砂 山药 天南星 金箔
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 杏仁 甘草 桑白皮 紫苏子 赤茯苓 陈皮
缓肝理脾汤(《医宗金鉴》) 桂枝 人参 茯苓 白术 白芍 陈皮 山药 扁豆 炙
甘草 煨姜 大枣
黄连解毒汤(《崔氏方》)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 半夏 陈皮 竹茹 枳实 茯苓 炙甘草 大枣 黄连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黄芪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黄芪汤(《金匮翼》) 黄芪 麻仁 白蜜 陈皮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 紫苏 白芷 桔梗 白术 厚朴 半夏曲
大腹皮 茯苓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J
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
健脾丸(《医方集解》) 人参 白术(土炒) 陈皮 麦芽(炒) 山楂(去核) 枳
实 六神曲
交泰丸(《韩氏医通》) 川黄连 桂心
解肝煎(《景岳全书》) 紫苏叶 白芍 陈皮 半夏 厚朴 茯苓 砂仁 生姜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柴胡 川芎 枳壳 茯苓
甘草 桔梗 前胡
L
理中丸(《伤寒论》)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大黄 芒硝 甘草 栀子 黄芩 薄荷 连翘 竹叶
白蜜
凉营清气汤(《喉痧症治概要》) 犀角尖(水牛角代) 鲜石斛 山栀 牡丹皮 鲜生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医儿科学常用方剂众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安神定志类:安神定志灵含黄芩、连翘、决明子等用于儿童多动症治疗。2补益类: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黄等)气血双补;保元汤(黄芪、人参、肉桂等)温补阳气;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肾阴。3清热类: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等)清气分热;白头翁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等)清肠止痢;导赤散(生地黄、竹叶、木通等)清心利水。4和解类: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等)和解少阳;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等)疏肝解郁。5祛湿类:八正散(车前子、瞿麦、萹蓄等)清热利尿;五苓散(桂枝、茯苓、泽泻等)温阳化气利水。6消导类:保和丸(山楂、六神曲、半夏等)消食和胃;健脾丸(人参、白术、陈皮等)健脾消食。7安神定惊类:定痫丸(天麻、川贝母、胆南星等)涤痰熄风定痫;镇惊丸(人参、甘草、茯神等)镇惊安神。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