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和治疗综合管理【24页】




标签: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成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至关重要。据WHO估算2002年全球约30的肝硬化死亡病例与HBV相关。慢性HB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5年累积发生率约为820肝癌代偿期肝硬化5年累计发生率约20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存活率约1435。HBV相关肝硬化的诊断基于组织学或临床证据及明确的HBV感染证据需排除其他病因。临床评估包括病毒复制状况、肝脏功能及其代偿能力、并发症评估和HCC筛查。抗病毒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治疗指征强调早期开始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干扰素(失代偿期禁用)和核苷类似物推荐高效低耐药药物如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酯(TDF)作为首选。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耐药信号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策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注意剂量调整。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