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脊柱和骨盆骨折

2025-10-08
999+
146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授课教师 金大地 课程名称 脊柱和骨盆骨折 课次编号 001
授课时间 2006-4-21 授课年级 临床本科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授课内容 第六十五章 学时数 2
教
学
目
的
一、掌握脊柱骨折的临床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二、掌握脊髓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三、了解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四、了解骨盆解剖结构
五、掌握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六、掌握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主
要
内
容
一、脊柱骨折的病因
二、脊柱骨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四、脊髓损伤并发症
五、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六、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
七、骨盆骨折的并发症
复
习
思
考
题
一、胸腰段脊柱骨折分类及治疗原则?
二、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三、骨盆骨折分类及产生机制?
四、骨盆骨折有那些并发症?
教参
考
文
材献
《脊柱外科学》侯树勋主编
《骨盆外科学》蔡郑东主编
教
研
室
意
见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时间
分配 媒体选择
第六十六章 脊柱和骨盆骨折
第一节 脊柱骨折
脊柱及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
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
上难度大,预后差。
一、解剖概要
脊柱由 33 个椎骨、23 个椎间盘联结而成。计颈椎 7个、胸椎 12 个、
腰椎 5个、5个骶椎融合为骶骨、4个尾椎形成尾骨。每个椎骨分椎体和
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附件包括两侧的
椎弓根、椎板、横突、上下关节突及后方的棘突,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
和棘上韧带。椎板之间有黄韧带。
各个椎骨的椎孔相连而形成椎管,自枕骨大孔通向末节骶椎。脊髓
在椎管内通过,并从每一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通过相应的椎间孔。胎儿 1
~3月脊髓与椎管长度一致,自胚胎第 4月起椎骨生长速度快而脊髓慢,
使脊髓的节段与椎骨的平面不相符。新生儿的脊髓下端平对第三腰椎,
至成人则平对第一腰椎下缘。第二腰椎平面以下是马尾神经。所以脊髓
节段平面与椎骨平面在颈节应该是椎骨数加 1,中胸节为椎骨数加 2,下
胸节为椎骨数加 3,整个腰髓位于胸椎 10~12 之间,骶髓位于胸椎 12 和
腰1之间,故当胸椎 10~12 骨折时是损伤腰髓,腰 2以下骨折时则损伤
马尾神经。
三柱概念:
1、Armstrong-Denis 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根据三柱理
论将脊柱分为前、中和后柱。前柱包括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半
部,中柱包括椎体及椎间盘的后半部及后纵韧带。后柱包括椎体附件及
5分
钟
讲解法
图片
模式图
其韧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
教 学 内 容时间
分配 媒体选择
2、Ferguson 分类:前柱:前 纵 韧 带、前 2 / 3 椎体、前 2/3 椎间盘;中
柱:后1/3 椎体、后 1 / 3 椎间盘、后纵韧带和椎弓;后柱:关节突、椎
板、棘间韧带、 棘上韧带。
二、病因和分类
临床上根据致伤机理、损伤部位、稳定性等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①屈曲型。最常见。受伤时暴力使
身体猛烈屈曲,椎体互相挤压使其前方压缩,常发生于胸腰段交界处的
椎骨,可合并棘上韧带断裂。暴力水平分力较大时就产生脱位。 ②伸直
型。少见。高空仰面落下时背部被物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
裂,椎体横行裂开,棘突互相挤压而断裂,或上椎体向后移位。 ③屈曲
旋转型损伤。暴力使脊柱不仅屈曲且伴有旋转,可发生椎骨骨折外,常
有关节突骨折及脱位。④垂直压缩型。暴力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垂直
挤压椎骨,使椎骨裂开,骨折块常突向椎管压迫脊髓。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①稳定型。椎体压缩高度未超过50%;
单纯横突骨折。②不稳定型。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椎体畸形角
>20°;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骨折伴脱位;压缩骨折伴棘突或棘间韧带断
裂等。
3.Armstrong-Denis 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①压缩骨
3分
钟
讲解法
图片
模式图
摘要:
展开>>
收起<<
南方医科大学金大地教授的《脊柱和骨盆骨折》教案面向临床本科学生设计了2学时的理论课程。教案旨在让学生掌握脊柱骨折的临床分类及影像学表现、脊髓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了解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熟悉骨盆解剖结构掌握骨盆骨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和并发症。课程首先讲解脊柱和骨盆的解剖概要随后介绍脊柱骨折的病因、分类(包括ArmstrongDenis分类和Ferguson分类)、临床表现、查体和辅助检查方法强调急救搬运的正确方式并阐述治疗手段。脊髓损伤部分教案详细说明了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截瘫病人的康复方法。最后课程涵盖骨盆骨折的功能解剖、致伤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发症和治疗等内容。教案还列出了复习思考题和相关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
-
2025-10-10 999+